文学作品的读者,大都有一种强烈的精神需求,那就是读完某一作品,总是要问: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呢?——这实际上是在追索作品的意蕴。可以说,追索作品的意蕴,是读者心理显意识层面的第一要求,是无论哪一层次读者的普遍性要求。
那么,什么是文艺作品的意蕴?朱光潜在翻译黑格尔论艺术的经典巨著《美学》时解释说,“意蕴”的原文是desBedeutende,意思是“有所指”或“含有用意”的东西,近于汉语的“言之有物”的“物”,因译“意蕴”。
黑格尔非常强调意蕴在作品构成中的地位。他认为,文艺作品由两种因素构成: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即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题材,在叙事性作品里表现为人物、情节、环境,在抒情性作品里表现为意象和意境等;内在的因素即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它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乃至于其它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黑格尔的意见代表了许多作家、理论家对于意蕴的共识,即认为意蕴是作品中所蕴涵的心灵、思想等精神性因素。基于这种认识,我国文艺理论家余秋雨把意蕴简捷地概括为“蕴藉于艺术生命体内的精神能量”。 作为欣赏对象的文艺作品的构成形态,决定了主体对它的欣赏程序:“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这就是说,欣赏一部作品,眼光绝对不能只停留在外在层次,而必须穿过外在层次把握其中的意蕴,把握文艺作品的意蕴,是文艺欣赏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意蕴隐形于作品外在因素之中,成为外在因素的核心和主宰,那么,意蕴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主题吗?
我们的回答是:是,又不完全是。我国文艺理论关于“主题”的通常解释是:“又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通常所说的“主题”即一种思想。它是通过对整个作品的分析,提炼,从而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我国小学、中学乃至于大学课堂上,长期以来归纳一篇作品主题的模式一般是:本文通过“XX”反映(或表现)了“XX”。这里前一个“XX”,即作品的题材,直接显现于外的东西,后一个“XX”即主题思想。显然,这时的主题已从具体题材中被剥离出来,已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东西。
与主题相比,意蕴包含“思想”,但又远远不止是“思想”。黑格尔说意蕴是“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里当然包含所谓“思想”,但又远远比“思想”丰富。它包括人的整个内心世界,显现着人的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部丰富性,具有更多的心灵信息和精神内涵。例如,一首无标题乐曲,一幅山水风景画,一首即兴抒情小诗,它们可能传达了创作主体的某种感受,某种体验,某种思绪,某种情感……它们朦胧浑沌,不可捉摸,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神通不可语达,但又真切实在,而不虚无缥缈。欣赏者从这些作品里可以领悟到某种意蕴,但却不一定能归纳出什么“思想”。准确地说,它们也根本不是什么“思想”。“思想”一词具有“沉甸甸”的份量和“凝重成形”的“质感”,而情绪、体验、感悟等等情感性、心灵性的东西未必都具有如此的“份量”和“质感”。要言之,“意蕴”包含思想又大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