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栏目分析
《百家讲坛》作为一档带有学术性的电视栏目出现在公益性质的电视上,决定了它的经营策略、目标受众定位、节目形式会与其他类别的电视栏目有很大的不同。
早期的《百家讲坛》,一个老师、一个讲台、一架摄影机、一个蓝色的背景还有台下的“学生”几乎就是这个栏目的全部,和平时在学校听课没什么区别,无非是一种转录,甚至像某专题的教学片。选题方面也都是些学术性很强的课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接受这样一个抽象枯燥的节目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百家讲坛》就是奇迹般的让收视率突飞猛涨,直至今天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栏目。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选题策略上,首先做到从零碎杂乱到系列化整合。早期的《百家讲坛》每期请一位嘉宾,就某一课题由嘉宾进行讲解,嘉宾的不同自然每期讲述的课题就不同,每期的节目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时间的限制和较强的学术性特点使得每一期的节目内容只能是就某一问题泛泛而谈,而嘉宾也只能蜻蜓点水般的点到为止。改版后的《百家讲坛》开始将零散的单元进行整合,某一课题分成几期来做,系列化的做法扩充了节目信息量,给更多量的信息输出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为演讲人的表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另外系列化增加了节目的厚重感,在观众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并吸引观众持续的关注,扩大影响,为收视率的提高做了保障。
另一方面,避免了过多关注自然科学,造成与时事脱节,而是紧紧抓住当下社会、传媒、观众中的疑点和热点,善于借力发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版前的《百家讲坛》经常讲些光学、微电子学、物理学方面的课题,这些抽象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性,若非此专业的人才一般很难接受,并且也不会有兴趣关注,因为这样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多少实际用处,而专业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又远远多于这种大众传播式的电视节目所包含的信息含量,因此就形成了一种受众空缺。注意到这一点,改版后的《百家讲坛》开始关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话题,并紧随市场导向适时推出相关“产品”。如《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清宫戏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时,趋势推出了“清十二帝疑案”系列,提高了节目收视率。另外像后宫嫔妃之间的战争之类的选题也大大迎合了观众猎奇的心理。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也十分注意品牌的经营与包装。首先在节目中有下集预告片,从而形成受众期待,同时增加了片尾片花,丰富了节目内容。其次为了避免观众的视觉疲劳,在演讲期间充分利用幻灯片、图像、声响等元素,通过滚动的字幕介绍节目内容,力图激发观众收看的兴趣。再次,演讲的嘉宾更是声情并茂,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电视是面向大众的,通过影像形态和线性传播与大众进行沟通,因此不管你多么的满腹经纶,不能吸引观众就无法登坛。
如同品牌节目纷纷包装主持人一样,《百家讲坛》也注重培养自己的明星学者,实现了主讲人的“明星化”,借助各自的系列节目,周思源、易中天、刘心武等专家学者积累了相当的知名度,培养了观众对栏目的忠诚度。有人说《百家讲坛》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造星的栏目,将一个个“布衣学者”打造成明星,“乙醚”(易中天)、“海米”(纪连海)的知名度也不比“笔迷”(周笔畅)、“盒饭”(何洁)低,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些明星学者,才得以将曲高和寡、过专过雅的文化得以普及,真正实现学术平民化。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能将人们的眼球吸引到学论上的明星,应该越多越好。
在当前快餐文化盛行,众娱乐节目大行其道之时,《百家讲坛》以雅来苛求节目的质量品质,以“俗”来追求受众群的多样化,以“雅俗”打击了“恶俗”,让观众从浮躁和眼花缭乱中“解脱”出来,以更为亲和的传播方式来传播品调高雅的文化,是一个“小众”栏目的奇迹,是学术消费的一个良好导向,期待它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学术享受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