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格林纳威用《八个半女人》向他喜欢的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表示致敬,不过,他最喜欢的导演还是法国新浪潮的主将阿伦·雷奈。阿伦·雷奈在电影史上的位置丝毫不亚于戈达尔。
法国电影大师让·雷诺阿(JeanRenoir)有一句话:"许多导演想在每一部影片中说太多的道理,可是他们并不成功,而有一些导演想以自己的一生的所有电影只讲述一个道理,我是属于后者的……"无疑阿伦.雷奈也是这样的导演--"形式就是风格。"阿伦·雷奈通过《天意》中的老作家一语道出了他一生的追求。
阿伦·雷奈1922年生于法国的布丹,幼年时代,从流行的小说、电影到普鲁斯(Proust)、赫胥黎(Huxley)和曼丝菲尔德(Mansfield)的文学以至漫画都是他涉猎的范围,为了看没有法译本的连环画甚至跑去意大利!雷奈后来甚至说漫画是第一个让他认识到电影技巧的媒介。
1939年,雷奈在巴黎的生活目标是由一个教师到舞台表演。1943年,他考进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但只读了18个月就退学了。他说那里的课程不及他在昂利.朗瓦的法国电影资料馆看的经典电影得益大。
之后搬到赛纳河左岸的雷奈是以拍摄和剪辑纪录片和"艺术"片为主正式开始了他的电影事业。在这个时期,他对蒙太奇和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实验。其中1948年的作品《梵高》35mm的重拍版本,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1949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电影史上,画家的故事是最受欢迎的题材,绘画和电影之间的近亲关系使得后现代的电影艺术家彼得·格林纳威、德里克·贾曼,包括黑泽明都在自己的电影中向画家致敬。阿伦·雷奈在1950年的短片《格尔尼卡》中用自己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把毕加索的名画和他较带希望的作品及超现实主义诗人PaulEluarcl的解说拼合在一起,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不满。1955年,他的另一部经典短片《夜与雾》面世,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雷奈不追求细节的重组,而以强调观众主动想象和回忆的独特手法又一次撼动人心,而对于《夜与雾》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记忆与遗忘这个雷奈电影的母题是在这部影片中开始出现的。
也正是因为此,令人迷茫于把雷奈定义为"现代主义大师"还是"后现代主义大师"的问题终于解到了解决。美国电影理论家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曾指出:"过去不仅仅过去了,而且在现时仍然存在;现时中存在着某种由近及远的对时间的组织,过去就从中表现出来,或体现在纪念碑、古董上,或体现在关于过去的意识中。过去意识既表现在历史上,也表现在个人身上,在历史那里就是传统,在个人身上就表现为记忆。现代主义的倾向,是同时探讨历史传统和个人记忆这两个方面。在后现代主义中,关于过去的这种深度消失了,我们只存在于现时,没有历史;历史只是一堆文本、档案,记录的是个确已不存在的事件或时代,留下来的只是一些纸、文件袋。"阿伦·雷奈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广岛之恋》中作为历史的一战、二战及原子弹爆炸与作为个人记忆的女主人公同两个男子之间的恋情;作为战争记忆的《夜与雾》中纳粹时代的犹太集中营;《穆里爱》中法国在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暴利;政治立场非常强的《远离越南》与以英国为背景而触及了智利独裁政府的暗杀活动的《天意》;以及《活在战争的梦魇》这部60年代重要的政治电影之一,雷奈再次把西班牙内战的题材搬上银幕,讲述一个流亡法国的西班牙异议人士的故事,表达了他对佛朗哥政权的不满。剧中一句"战争虽然完结,打斗依然继续"成了传诵一时的名句;更有找寻个人记忆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由此似乎确定了阿伦·雷奈是"现代主义大师"了。但正如阿伦·雷奈自己所言"形式就风格",他一生在电影形式上的追求使他成为一个"不断令人有所期待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