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国明代表作:《点指兵兵》(1979)、《边缘人》(1981)
香港的警匪片可能比好莱坞拍得更多。虽然未曾作过相关统计,但人们完全可以作这样的猜想、揣测而获得这个直觉。章国明是香港电影新浪潮“潮头”中惟一一个全以此为主要题材的导演,也是惟一一个没有过洋的导演。
“点指兵兵,点指贼贼,点着谁人做大兵,点着谁人做大贼”——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孩常玩兵贼游戏时边猜边唱的儿歌,香港小孩也是这样子玩,这样子唱。影片所说的男主角不幸地不被现实“点”中去当兵,尽管他自小就渴望要当警察,但因为眼疾而不及格。心怀不忿的他,心理越来越不平衡,变成四处杀人的变态凶手。警方为此特地成立专案小组,要缉拿其归案。一个刚出茅庐的新警察,与凶手狭路相逢,结果,这个幸运地被“点”中做“兵”的人开枪杀死了这个不幸当不上“兵”的人。
在普世价值观中,兵当然是代表正义的、正值的和正面的。但章国明显然对此表示了质疑。很明显地,他同情这个当不上兵的年轻人,因而将他放置在一个非常位置上:一个老生常谈的宿命命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因为这又是一个似是永恒的话题,永远扯不完的话题。当不上兵的人不幸被枪杀,章国明其实是当了一回“目击证人”,因为当不上兵的人在第三者眼(观众)中虽是个凶手,但未在陪审团认定有罪前,因而未被法官审判前他仍应当被视作“无罪推断”的疑犯。但是,新警察却先执行了死刑——当了“兵”就可“合法”杀人?
紧接著,章国明在《边缘人》中更大胆地迈前了一步:警方派往黑帮中的年轻卧底阿潮,目睹他的前辈、一个老卧底阿泰因身份暴露而殉职,他不再想过这种黑白不清的非人生活了,向上级提出返回公开身份的警队,但为上司拒绝。结果,因为他是“贼”,被居民当贼捉住,上司、同僚虽近在咫尺,竟也救不了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给群情汹涌的居民活生生地打死!
这绝对是港产片在《无间道》出现之前最出色的“卧底片”。与《点指兵兵》当不了兵的男主角相反,本片的男主角阿潮当上了兵,却是贼的下场。这实在是一部悲剧电影。对人性描写的穿透力直让人的脊梁凉嗖嗖。本来阿潮是可以从紧紧包围着他的居民群中有惊无险地出走的,但就他踏出险情的瞬间,突然一把童稚之声叫道:“就是他!”人们回头一看,是一个小孩在指证他,指他就是贼。“童言无欺”、“童言无忌”啊!大人们一听,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抡起铁锨、棍子等就朝阿潮往死里打!他大叫自己是警察不是贼,却拿不出证件,有谁会相信他?阿潮百辞莫辩,人们更认为是假冒警察,打得更利害了。他的上司、同僚闻讯来到,却隔了一道铁栏杆,纵然大声喝止,但群声鼎沸,无人听到,也无人看到,警察们欲救无从,竟就让阿潮血肉模糊地死在眼皮下!
纵观新浪潮导演中,章国明的电影剧本无疑是最扎实的。如果说章国明在《点指兵兵》中还“玩”些映象、画面、气氛的话,到了这《边缘人》就直往人的性格和感情作更深刻的描写。笔者在24年前评述该片时就这样写:“塑造人物的成功,向来是港产片最弱的一环。但章国明十分出色地拍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这是《边缘人》最成功之处,同样地,说明香港新导演中,不仅仅是靠映象技巧取胜者。”
非常可惜,章国明后来忽然莫名奇妙地不再往这方面发展,投身邵氏,拍起他并不善长的流水作业工厂式商业娱乐片,进入邵氏接近闭门造车系统之后就无以为继。如果可以,应拍一部《寻找章国明》。
章国明作品年表:
《点指兵兵》(1979)、《边缘人》(1981)、《星际钝胎》(1983)、《皇家大贼》(1985)、《点指贼贼》(1988)、《沉底鳄》(1989)、《狼吻夜惊魂》(1995)、《古惑天堂》(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