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是98年的时候斯皮尔伯格拍的。那个时候我已经隐隐约约的开始知道这个犹太血统的导演,后来因为听了同学的一个奥斯卡金曲的磁带对里面辛德勒德名单的小提琴曲非常粉丝,于是去学校声像室专门点名看了这个电影,虽然当时觉得真长而且不是十分的明白,但依然对他产生了莫名的崇拜。但是这个电影我是直到2001年才看的。
那是一个五月闷热的傍晚,在我的电脑上还是一个rm格式的贼不清晰的版本。但是我依然记得那个电影的头半个小时里我目瞪口呆手心捏汗目不转睛害怕却又舍不得移开眼睛甚至舍不得眨一下眼睛的那种震撼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直接的看到那么血腥震撼的战争场面。斯皮尔伯格几乎是不带修饰和回避的为我们展现了战争的真正残酷的一面,那些从小灌输在我们脑袋里英雄必胜甚至是不费吹灰之力胜利的概念霎那间被击打的粉碎。当我们看到盟军士兵茫然的走在海滩上寻找自己的断臂的时候,当我们看着画面里那个年轻的头颅转瞬间被子弹击中血肉横飞甚至仿佛要飞出画面落到我身上的时候,我们都会本能的想要回避这一切。黄秋生曾经说一个电影如果让你不敢看得时候,那么这个电影是好的电影,因为它已经触动到了你的内心。所以那个傍晚的那半个小时永远的印在我的记忆中。
在衣阿华州金黄的农场蔚蓝的天空之后是法国乡村嫩绿的田园风光,风景迤逦的让人几乎忘记了战争。一支小分队奉命潜入敌后去寻找詹姆士瑞恩,把他送回家乡去抚慰母亲伤痛的心灵。这个任务我想首先就体现了美国人的浪漫情怀甚至是异想天开的作风,如果是中国军队,谁又会在乎一个母亲到底失去了几个儿子呢,当然小分队内部也会有分歧,他们咒骂这个任务,认为都是bull shit,认为是浪费军方宝贵的财产或者觉得以八个人去换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值得,毕竟每个人都有会对儿子望眼欲穿的母亲。
约翰米勒中尉无疑是主角,但却距离我们印象中的传统的为了正义为了人类的奋勇杀敌的英雄相去甚远。他们是战争中活生生的人,他们也会害怕战争也会害怕死亡也会想要逃避危险。他们不是黄继光不是董存瑞,他们如同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一样渴望能够或者回去享受平静的生活。所以约翰米勒会坚定的接受这个任务并坚持要完成他,因为他已经感到自己为了在战争中生存已经悄悄地被改变。他惧怕这种改变,他只想回到家乡和妻子厮守,所以他坚持着,如果找到瑞恩并且把他带回家就能离妻子更近一步,那么他就会去完成任务。
联想起兄弟连里面的桥段,我总是感到,美国人从来不羞于说出自己怕死,在他们看来,生命高于一切,但同时他们也为自己的国家自豪,愿意为了国家牺牲一切。还记得兄弟连里面派康提怎么怒斥那个一心想要空投柏林的新兵欧基夫的么,他们不在乎荣誉不在乎英雄,他们只想能够活下去,他们也是普通人。在这方面中国的电影总是可以的求高求全,个个英雄人物总是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般的圣人,让人不免一开始就产生了距离。而在战争中探讨人性加入温情,恰恰是这部电影打动人的特质。
让我们的英雄也活得像个正常人吧,他们太累了。
关于这个电影,我永远记住三个细节画面:
1,四周都是怒涛腥风,当登陆艇的甲板舱门开启的一霎那,敌人的子弹疯狂的扫射过来,于是无数的人还没有品味过战争的滋味就已经逝去。我相信他们早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我敬佩他们依然坚定的冲锋的勇气。
2,当金色的衣阿华农场上,远处慢慢驶来一辆汽车,瑞恩母亲也慢慢的抬起头注视着那辆驶来的汽车,满满的明白,步履蹒跚的走到门口,最终跌落在门廊上。
一片寂静,没有台词,镜头从背后慢慢注视着母亲抽泣的背影。潸然泪下。
3,当卡帕索在雨中高举着手中的遗书,不愿它沾上自己的鲜血的时候,你总会感到他对遥远大洋那端的父母的担心和牵挂。他甚至最后也不愿意父母因为看到他遗书上的血迹而伤心。
Saving private ryan最终生不逢时,败给了莎翁情史。但我依然认为这是奥斯卡的错误,永远无法弥补。因为这部电影在战争片中将是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