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第五代”似乎成为一个几近破败的代名词,因为当陈凯歌逐渐消失了他身上的特质、当张艺谋不遗余力地转型突破后,伴随着第五代的电影现象已经慢慢地在中国的土地上退去。时光拽回到上世纪80年代,在说《孩子王》之前,有必要扯一些别的故事,才能解释《孩子王》身上带有的陈凯歌式独特气质:对中国文化内涵、传统理念触及程度的深远。这从《黄土地》开始一直到《边走边唱》,他的坚持都是不曾停止的。
事实上,当陈凯歌和张艺谋以第五代旗帜和代表人物出现时,陈凯歌还一直占据着主导位置。而1988年,这个特殊年份里,当《红高粱》在柏林斩获金熊时,陈凯歌却执着地钟情着法国小城戛纳。这种钟情可以解释他日后为何反复要把自己的电影送去戛纳,这个代表着世界艺术电影最高水准何以让他如此的魂牵梦萦?而事实上,在1993年《霸王别姬》的那片金棕榈之前,他一直徘徊在梦想粉碎的漩涡里。《孩子王》获得了第41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教育贡献奖,这种安慰性质的奖项实在与陈凯歌的目标或者说野心相去甚远。而这一年,张艺谋开始了他在欧洲电影节上风光无限的日子,甚至他还是去演了一部《老井》,竟然也颇有收获。在两者直接交锋的金鸡奖上,《孩子王》全线溃败,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上都落败,而表演班底出身的谢园不敌张艺谋,相反只有顾长卫、顾长宁两兄弟得到了最佳摄影和最佳录音,另加个最佳美术。陈凯歌的现实题材让他栽了次跟头,那之后他也开始有所退却。
落败已是事实,不可更改。而其中原因何在?和其他早期的第五代电影一样,《孩子王》也是改编自文学着作,这次是阿城。只不过在电影里,导演隐藏了自己情感,转而加入了更多自己理解:知青生活、教育问题还有整部影片出现的那种超脱画面之外的迷离恐怖。更有一点《孩子王》直接展示出来的教育问题和文化残缺后面,其锋利的刀尖让人无法承受。理想而反省式的思考,在这一点上,恰恰是某部分国人所不愿意承受或者刻意回避的。与之于那个特殊的十年到后来未有所变的教育思想,对于那群孩子,他们究竟是需要什么。来弟在王福走后的那声尖叫让人吓了一跳,却也震动了自己处于逃避或者防护状态下的心灵。是谁亏欠着这群人或者那群人,又是谁在极力摆脱命运的枷锁,以免因为服从而被驯化。一群人戏笑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加上老杆讲台上那神情动作,完全变成了一种对于群体命运的嘲弄。
一条黄土路通往山坡上,山包上有草屋,草屋的校舍,这个山包在远景长镜头里被反复的强调,无论是开始时的固定机位,到后面的再三回应,还是有意无意的一瞥,这夕阳西下或者云雾缭绕中的草屋,成了一个物体象征。处于昼夜交替、清晰朦胧的草屋,仿佛也经受着环境变迁和命运流离。而事实上,在片尾,它也终于要结束它的使命,要被烧掉。
构图比例的适当,恰到好处的机位选择,再是结合音乐营造的压迫气氛,使得影片的多处场景相当压抑。云雾缭绕虚无,回荡其间的古怪歌谣和鸟鸣虫叫,增添着过多神秘,甚至于在全体学生去砍竹的外景里,因为沉默不语、因为阴暗树林,竟也让人绷紧了心弦。全片凝重神秘的色调和光线的暗化处理,进一步揭示着在老杆心里的恐慌,开始滋生到最后让他离去。燎原的山火欲要摧毁那片与世隔绝的山林,而山火四起的那时,烟雾升腾,还有混杂声响:里面敲打声、爆响声、惊雷、呐喊、歌谣、尖叫,交替出现,仿若一场暴雨将至。
在那个通往学校的乱树桩地,还有恐怖阴森的树林,都让观影人产生无可知晓的暗生惊怵,在夜景里破裂镜子里影射老杆内心自我分裂,老杆杂乱的头发、布满破洞的汗衫,还有那种神经质般的表情,一人独处时的动作举止,时代特征寓于言表。影片一进入黑夜或者光线低迷,就呈现出这种人物内心的焦躁不安。或者灯光下的脸庞,或是每个人脸上经常流露的无动于衷,或许生存即是自我的情况下,也因为处于紧张气氛笼罩的群体,不论彼此,都变得让人猜疑、紧张而且难以信任。
这不是一部影视剧里曾经无数次出现,知青下乡助教、师生同乐的美谈,也不会是《感动中国》里徐本禹毕业甘到穷乡僻壤当小学老师的事迹。“孩子王”这个称谓只是陈凯歌的一个幌子,而折射出来的教育缺失问题也远非对贫乏条件下身为临时教师的简单不满或满腔愤懑。《孩子王》所批判的也不全是政治意识和价值形态,从“伤痕反思”上看,它出现得有些晚,但是因为时间的间隔,反而让人更加克制隐忍,一切无毁于它自身的影像记录。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着笔,乃至于神秘气氛的贯穿,都让这片土地蕴涵着难以摆脱的沉重气息。
这是敬畏外力、屈服压力的表现,还是心中自我信念的消失?陈凯歌想说的太多,想表达地更多,虽然他很理性;而作为摄影师的顾长卫和作为录音师的顾长宁,扯带着影片向神秘不可知的一面,显然后者服从于前者。但是,犹如人的各种知觉,有人擅于视觉,有人精于听觉,有人又晓于感觉。当众多知觉交于一处,就难免应接不暇,呈现出的统一始终把握不好。作为统筹的陈凯歌,《孩子王》却集其一体,不同角度上的入手,皆有所得。
在强调人本的中国文化内涵里,对于人的生存现状往往有着不可割舍的眷念。老杆荒唐地上任去当老师,而在他先前生活里,他不过是个实践下乡的知青。物质和精神条件贫乏并不是老杆精神迷离的绝对原因,他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反省。老师的角色给了他太多触动,尽管触动本身并无所谓对错。但是他否定了曾经的教育方式,却也融入了那群孩子里。初始他还带着一种挽救孩子于知识盲区之中的远大信念,而愈到最后,他发觉改变自己、改变孩子的识字水平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改变孩子们心里业已形成的观念价值,却非易事。尤其是那份保守和固执,固然他们可以翻盘式地学习他拥有的一切知识,却不经挑择。即使拥有那些浅显的知识,他们又能够拥有什么?而在老杆他们身上,背负的早已是命运的蹉跎。
当轮回成为生命衍生到消逝的一道车轮,当宿命成为命运起始到抵达的那个终点。滚动行进过程中,想要摆脱这一切,绝非可以轻易借助外力。对于王福如是,对于那群孩子更是,而对于老杆、生产队那群朋友、其他人,亦是如此。命运捉弄过人,然后让人去服从,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却不是一本字典、一个外物可以解决。老杆明白这一点、来弟也明白,只有在路上的王福依然不晓。但是,他终于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