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剧种中,评剧是北方影响较大的剧种。它由说唱艺术莲花落发展成为一种全国范围内流行的大剧种,不能不说是地方戏曲发展中较具影响和代表性的,本文试图从梳理评剧的发展入手,探讨评剧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以期给整个中国戏曲的发展做出有益的借鉴。
评剧是在说唱艺术莲花落继承上发展而成的。莲花落作为一种说唱艺术在宋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南宋普济撰写的《五灯会元》中记载:“俞道婆常来随众参琅邪,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大悟。”周贻白先生据此考证“莲花落,其早的来源是宋代路歧艺人借以谋生的一种歌曲,名莲花落,一般是七言句的顺口溜。”由于初期演唱莲花落者带有化缘的性质,所以它逐渐演变为乞儿和艺丐卖唱谋生的方式。经过长期的演变莲花落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形式。一是清音小唱莲花落,就是不化妆的演唱形式,也叫单口莲花落或单板莲花落,是一个人演唱的形式;二是说唱莲花落,也叫对口莲花落,两个演员手打毛竹板说唱成本成套的书曲;三是金钱莲花落,演员手持霸王鞭,用其打手打肩发出带有节奏的声响。说唱莲花落后来发展成为彩扮莲花落,即由两个演员彩扮成一旦一丑,边唱边舞地表演一个故事。清康熙三十五年到四十五年间(1696-1706)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有《莲花落》“四玉挑思按拍闲,鹑衣三五出卑田。无聊过市听花落,也算东江歌采莲。”诗后注:“莲花落,乞儿曲名。以竹片四片摇之为节,号“四块玉”。该书还有《霸王鞭》一词描写金钱莲花落的演出情景:“窄样春衫称细腰,蔚蓝首帕髻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州《叠断桥》。”乾隆六十年(1795)天津顾曲师收集、金陵王廷绍编订《霓裳续谱》中收有明清俗曲五百余支,其中有《郭巨埋儿》等莲花落曲目唱本。刊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的杨静亭所作《都门杂咏》中记《莲花落》:“轻敲竹板弄歌喉,腔急还将气暗偷。黄报遍粘称特聘,如何子弟也包头?”可见那时的莲花落就是男包头扮女而演唱了。清末彩扮莲花落的演出在河北丰润、遵化、玉田、昌黎、滦县、乐亭一带盛行,出现了仙心动、金菊花、石榴花等农民出身的莲花落艺人。这时的莲花落演出没有固定的班社和时间,两个男演员,装扮成一男一女即一丑一旦,边说边唱、载歌载舞地表演一个故事,后人称这种形式为两小戏。以叙事体第三人称为其主要特点,伴奏乐器为竹板。因为表演时是二人对唱,所以这种莲花落的演唱形式被称为“对口莲花落”。对口莲花落演出的剧目有《补汗榻》、《十女夸夫》、《锯大缸》、《美女思情》、《浔阳楼》、《蓝桥会》、《双锁山》、《小王打鸟》、《打狗劝夫》、《朱洪武放羊》、《杨二舍化缘》、《王二姐思夫》、《武松打虎》等百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