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是我国民族艺苑中一枝公认的奇葩,它脱胎于“百戏”,曾一度成为封建统治者粉饰太平、玩趣逗乐的工具大盛于宫廷,最终却传播流布于民间。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宠辱交替,有荣有衰,终于象一株孱弱的幼苗在风雨飘摇之中发展成为一棵覆地参天的大树。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杂技马戏只不过是民间艺人藉以糊口的一种谋生手段,实际上已沦为“跑马卖解”、“行香走会”的江湖杂耍,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根本谈不上什么节目编导和艺术的创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老一辈杂技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杂技一改过去“耍、变、练”时期那种脏、怪、丑、粗的形象,而代之以清新活泼,令人耳目一新的美感特性登上了艺术的大雅之堂。从此杂技艺术真正以其鲜明奇特的艺术个性独步艺坛,让人一睹其绰约风姿和艺术神韵。
建国后前十七年,我国的杂技艺术尚处于从衰微到重振的复苏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侧重于杂技团体的组建与传统节目的挖掘、整理,而对杂技节目的编导问题还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十年内乱,百艺凋零,杂技艺术也深受戕害。在极“左”文艺路线的错误导向下,杂技艺术不仅没有得到持续长足的发展,反而一度陷于了庸俗社会学的泥淖。杂技艺术真正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则是在文艺界拨乱反正,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人们对杂技艺术本性特征的再认识,杂技才真正按其自身的艺术特性与发展规律走上了节目创新的正途。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优秀的杂技节目在世界规模的比赛中连连夺魁,一批优秀的杂技健儿脱颖而出,开始跻身于国际杂坛,我国的杂技马戏节目终于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与中国气派,在灿若繁星的世界艺术长河中媲美竞辉,大放异彩。使中国成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东方杂技大国。杂技艺术家们为奠定我国在世界杂坛上的重要位置立下汗马功劳,这不能不归功于他们对杂技节目独出心裁的编导与创新。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对封闭式的传统杂技的逐渐摒弃和向全新的现代杂技迈进的转型期。这一阶段,我国杂技界尽管仍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编导体系,但较前相比,对杂技编导的理性认识与艺术实践毕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与国际杂技界先进的杂技马戏节目相比,我国的杂技节目无论在技巧创新上,还是在总体构思上仍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编导问题上已明确暴露出我们的不足。这已经引起了杂技界有识之士的忧虑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