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工作的角度,自上而下地进行舆论导向或舆论监督式的新闻调查,是《新闻调查》栏目中大部分节目的基本形式特征。
1997年10月29日,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时隔12年后,又一次实现对美国的正式访问。11月4日,《新闻调查》播出一期题为《跨世纪的访问》的节目。
"在克林顿总统为江泽民主席主持的欢迎仪式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我们不禁想起25年以前,第一位到达中国的美国总统。"节目以此开头,回顾历史,再拉回现实,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高屋建瓴,大开大合,采用大题材、大视野,社论、政论,加学术论文的格式,依次从"几度起伏的中美关系"、"台湾问题是核心问题"、"江主席登上哈佛讲坛"、"'中国威胁论"——一些美国人的借口"、"'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克林顿的许诺"和"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等几个方面,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歧、问题实质,都作出高度概括性和权威性的阐释。
这是《新闻调查》栏目里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一种节目形式。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对于某些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者某些特别的问题,作出具有权威性的新闻评论,发挥其作为国家级电视台的鲜明舆论导向作用。就节目本身来说,这些节目都是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制作相当精良的,但是时时处处都带着一副导向的腔调。
所谓"导向腔调",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居高临下地谈问题,看问题,缺乏贴近民众的可亲可近性。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21日的《新闻调查》栏目播出《重庆:中国第四直辖市》,煞费苦心地解释什么是直辖市,重庆改为直辖市的历史、现状、缘起、意义,以及当时重庆市的工作重点应当是如何脱贫和发展。这期节目,如果从普及宣传宪法知识,宣传报道人大工作的角度来说,是未尝不可的;但是,如果从普通观众的角度,甚至是与此有直接关系的重庆市市民来看,则显得距离远了,那是在谈至少重庆市一级领导同志才有可能直接接触到的问题。至于重庆市改为直辖市这样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情,对于一个普通的重庆市市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节目没有对此作出新闻调查,也就失去了让一个普通老百姓收看这次节目的兴趣。
其二,是满足于对问题表象的一般描述性调查,缺乏事件背后的生活与历史的精神文化空间拓展。今年7月7日,是"芦沟桥事变"67周年的日子,《新闻调查》制作播出了《幸存者证言》。节目就南京市民现年83岁的李秀英老人,曾经蒙受日本侵略军的残酷强暴,现在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而日本侵略势力辩护者松村峻夫却著述否定李秀英存在的事件,调查李秀英本人及其健在的小学同学兼危难救助的护士,旁证当年在南京的德国商人拉贝、国际红十字会美国医生威尔逊、南京红十字会主席马吉医生留下的文字、图片和摄像资料,证明李秀英其人及其遭遇的客观真实性,并借以表达希望此案能尽快得到公正判决,让日本就侵华战争向中国人民谢罪,今后两国人民之间能够长期友好下去的良好愿望。由于节目采用就事论事的新闻调查、取证、论证方法,整个节目显得很拘紧,很沉闷,结论也就缺乏应有的力度。其实,对于这桩诉讼案的态度立场问题,反映着一个和平民族与一个侵略性民族的文化观念分歧和矛盾。抗日战争距离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时至今日,我们只有将这种民族文化观念深层的分歧和矛盾充分揭示出来,才足以警醒同胞,警醒每一个有良心的日本人,警醒所有当今的世人们。而这种文化观念的分歧和矛盾,非它,就在李秀英老人行云流水,青年不幸蒙难--惨遭日本侵略者的蹂躏,晚年不幸蒙冤--竟然被日本侵略势力的辩护者否定真实生命存在--的日常生活中。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今年7月14日的节目《羊泉村记忆》里。记者千里迢迢地来到山西盂县,寻找到当年惨遭日本侵略者禽兽般蹂躏的幸存者万爱花、刘面换、赵润梅三位老人,请她们倾诉并见证惨遭蹂躏的经过、地点和伤害;同时,又表现出对于现在她们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的一副公正立场,询问:如果得不到满意的判决,你们会怎么样?殊不知,这场跨国诉讼案,无论她们能不能打赢,新闻调查的目的不应当仅仅在于关注案情本身,也不应当仅仅在于最后结果如何,而应当在于通过新闻调查,揭示出事件背后所包涵的已经深深地嵌入痛苦无告的中国劳动妇女生命血肉里的现实历史内容。#p#分页标题#e#
值得一提的倒是这期节目里,在几个场景转换关头,编导别出心裁地借用了中国北方民间乐器唢呐悲怆的音乐,配以黄土地沧桑壮阔的场景,点染了这些曾经为民族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们的命运主题。这是无言的歌,打破了节目的沉闷,唱响了新闻事件背后人物生活与命运的题中应有之意。遗憾的是,这几处背景音乐都是片段的、无言的,题中应有之意始终没有表现出来。
其三,是一副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政论口气。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栏目开篇节目《宏志班》用这样的口气引出节目话题:
"曾经有人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北京人的生活:读《精品购物指南》,打的去豪华商场购物消费。但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些人收入比较低,生活相对困难。比如说在北京,月收入在210元以下的下岗职工就有5.5万多人。在这样的家庭中,经济的困难自不必说。……"
事件缘由是早在一年前,北京广渠门中学公开向社会招收家庭月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即低于当时北京市政府规定的生活贫困线家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然后组成了一个54人的"宏志班",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新闻主体事件的导入,为什么要作为一番议论的例证才出现呢?在整个节目中,先后有两次集中的议论反诘推动节目情节展开。
"那么,这个宏志班是怎样诞生的?它为什么会成为热点?它怎么在开办半年时间,就有了像电视剧一样的情节呢?"
"但是,宏志班之所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是因为围绕宏志班暴露出很多问题。在很多富裕的孩子当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宏志班,他们平常怎样接触?谁会影响谁?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这种巨大的反差是否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哪些影响?宏志班会成为明星班吗?宏志班会继续办下去吗?"
发生在整个宏志班里54名同学身上生动感人的现实命运故事,都被纳入了上述调查论证的疑问框架中。可以说,这期节目的全部思想内涵,也就被这些带有强烈政论口气的疑问句设定了。
1997年8月8日播出的节目《国家的孩子》,就现有节目当中所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多少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生活故事和人生命运。正如节目编导后来在采访笔记中说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动人的成长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刻骨铭心的草原情结。"可惜的是,所有这些丰富生动的人生内容,都被剪裁包装在一个由政论口气出现的既定历史大背景下,并且最后被用来说明一个人人耳焉能熟的舆论导向性的政治结论。
这是属于一种歌颂性的新闻调查,但是由于节目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姿态,站在工作总结的角度进行调查论证,板结了新闻题材本身应有的丰富生活、命运内涵的展示,所以给人不痛不痒,看了就算看了,没看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感觉。
代表某种政治权威,依照既定的社会政治生活的运行规则,选择工作式的自上而下的新闻调查角度,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执行着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政治使命,这促使《新闻调查》取得了颇可以骄人的成就,同时,也致命地限定了这档45分钟的大型新闻评论性电视节目,在社会转型,世纪交替的伟大历史时期,所可能有,也应当有的更大思想文化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