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北广云集了童宁、崔永元、时间、白岩松、黄海波,以及一大批日后撑起中国电视的年轻人。当时,自封 “婚纱摄影专业”的陈晓卿很长时间不适应画面思维,似乎也没热爱,只是海量地看外国片,故事片、纪录片、什么都看。
“那时候的业务气氛真是浓,下了班儿,22楼的灯彻夜长明,都在看片儿。”
师从朱羽君教授读摄影美学硕士,学到最多的是怎样做人。“不要当官。”朱教授说。陈晓卿说他生来怕长官,当年进出老师家,与朱教授的爱人(当时央视副台长)没说过超出“您好”、“谢谢”、“再见”之类的话,直到副台长快退休了,他才意识到“有很多话可以讲了”。他喜欢跟普通人打交道,“这是后来拍纪录片很重要的素质”。
1986年,拍过《四万万人民》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斯到北广讲课,陈晓卿的实习作品《战士从这里起步》被推荐给他。老头盯着一个战士哭的画面问:“他哭了多久?”“10来分钟。”“你拍了多久?”“十几秒。”“为什么不把他哭泣的镜头拍完再关机呢?”“老师说过,特写镜头不应该超过5秒。”“为什么不把你看到的、让你感动的东西原原本本交给观众呢?”陈晓卿心里一震。
“那时我们的纪录片观念太落后了,全景8秒、中景6秒、近景特写3到4秒,剪辑出来,从没想过让画面里的人自己走出来说些什么。”这样的作品看得伊文斯很着急,老头说过这样的狠话:“你们都叫我老师,可我在这儿没有一个学生。 ”这话让陈晓卿大受刺激。
有段时间,陈晓卿跑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旁听司徒兆敦和周传基的课,跟两位教授成了很好的朋友。司徒老师家床底下全是录像带,有时老师不在,他跟师母打个招呼,在床底下淘啊淘,揣上几盒走人。
侯咏、吕乐摄影,法国人导演的《怒江,一条迷失的山谷》,改变了他即将开拍的《龙脊》的许多想法;迈克?摩尔的《罗杰和我》,多年之后他拿着给传媒大学的学生讲了好几堂课;还有艾伦?米勒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1991年,他第一部纪录片、讲述安徽洪灾的《孤岛纪事》在央视播出后,台里前辈李绍武说:“这片子怎么像外国人拍的。”陈晓卿特意找到李老师请教:“您觉得这片子拍得不好?”“这是最好的表扬。”李老师说。
这片子是怎样拍出来的呢?陈晓卿找了淮南电视台一个朋友帮忙,一台车,一部3/4格式的录像机。没钱,住制播合一的办公室,下班必须锁门,他得提前买好吃的,夜里只有小便的地方,大的不行。他在一个被洪水困住的小岛上生活了23天,拍救灾,更多的是拍受灾百姓的生活。带子金贵,同去的人总是提醒他:够了吧。他还是拍啊拍。尽管片子备受好评,但他心里清楚:洪水是什么,电视上播出的画面和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