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在二十世纪20年代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时有过一个黄金时代。但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电影充当了宣传纳粹思想的喉舌,一大批电影精英流亡海外,德国电影从此滑向低谷。二战后直到五十年代,德国电影除了对好莱坞电影的拙劣模仿,尚无一部优秀作品,甚至出现了被国际电影节拒之门外的难堪境地。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激励和启发下,在1962年的奥勃豪森国际电影节上,以亚力山大·克鲁格为首的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一个著名“宣言”。他们宣称:要与旧的电影样式彻底决裂,提倡运用新的“国际性的电影语言”;“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创造一种从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从此,宣告“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兴起。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青年导演们大都受到过“新浪潮”电影的强烈影响,但是他们感到“新浪潮”电影在现代主义道路上走得太远,曲高和寡,既不考虑观众,更无票房可言。所以他们既吸收“新浪潮”电影的合理因素,又接纳好莱坞电影吸引观众的优点;在接受现代主义新思潮的同时,从非理性主义转向理性主义,从非现实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使新德国电影成为具有哲理化、纪实化、心理化综合交融的时代特点的影片。
新德国电影运动虽发端于60年代初,但真正的成熟期和鼎盛期乃是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是:威尔格·赫尔措格导演的《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74)、富尔科·施隆多夫导演的《铁皮鼓》(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79)、赖纳·威尔纳·法斯宾德导演的《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该片先后在西柏林、葡萄牙的菲格拉达福兹、西德联邦和意大利维斯康蒂等电影节获得多项奖1979)、威姆·文德斯导演的《德克萨斯州的巴黎》(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84)等。
新德国电影运动不同于其他任何一次电影运动的是,它呈阶段性爆发的特点。从60年代初到以后的20多年里,集中出现了五次高潮,最突出的是1979年出现的第五次高潮,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把新德国电影推上了颠峰。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