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强代表作:《舞厅》(1981)、《打擂台》(1983)
在广东人中叫一声“黄志强”,100个人中可能就有2、3个人会应声而喊“到”。是的,这是个普通不过的名字。
但是,这个黄志强的第一部作品《舞厅》刚在原来黑漆漆的电影院内突地爆发出震耳欲聋的音响声和极力夸张的映象视觉效果时,就会发觉这个黄志强不普通。现在这个黄志强也在好莱坞拍电影了。
《舞厅》不过是借其名发挥的一部江湖类型片,虽有舞厅(也就是夜总会)描写,但戏在三个已捞得风生水起的“大佬”身上:序幕以简洁、明快、爽脆的手法交代了陈惠敏、徐少强和方野三人凭在帮会江湖打打杀杀,闯出一片天地。字幕过后,到了正片时,他们俨然已是大亨级商界人物。但是正统商界对他们有排斥,方野却千方百计要进入某大集团董事会。祸从此起。
将香港的江湖类型片进行“现代化”包装,应当是以本片开始。全片在甲A级豪华写字楼、金碧辉煌夜总会拍摄,个个衣衫毕挺,口衔雪茄,手戴名表,出手就是大刷信用卡金卡,一冼以往这类型影片往往不是身穿唐装短打一套,就是T恤牛仔裤,坐在低矮唐楼楼梯口,蹲在马路边,见了靓女孩就出口调戏之类低俗形象,而是与日趋中产化香港同步,将江湖片拍来颇有格调。因而在视觉官感上已予人面目一新之感。再加上黄志强大胆脱俗的画面超大特写、夸张性的色彩运用、镜头移动与长镜头运用得宜、动与静结合颇有章法、节奏爽快等,例如他在电梯内将电梯上落时显示的楼层单一个数字夸张至整块银幕;如从极低角度拍摄人物入出时的仰视画面,再如喊打喊杀的动作场面采用时而快速定格与时而慢镜结合等等,上述所有在视觉官感上予人面目一新之感。即使是拍摄像邝美宝和日本女星宫井莲娜这两个艳星的宽衣解带也只有性感,没有色情,不会显得贱俗。最奇的是,全片竟连粗俗语话也没有,这在黑社会题材影片中是罕见的。故此,作为江湖类型片,在香港电影新浪潮中,本片的建树是比较特殊的。
要说香港的江湖片,本片当然算不上非常出色。它也有港产片通犯的毛病,如只顾画面或情节上的营造成和过瘾,顾不上故事的合理性,对剧力营造不足,甚至大砍大杀,死了许多人,竟连半个正面力量也不出现——如警察,这就很说不通。
《打擂台》完全以黄志强抱有的野心姿态出发,意图在映象和创意上作新的尝试,故事本身也甚为奇:
末日香港,建筑在一片残垣败瓦上,邪妖气盛,正气日枯。仅余的正气武馆正遭邪派武馆要赶尽杀绝,还要制造科学怪人来打击正气武馆。正气武馆不敌,只余下一双拍档,但仍深入虎穴,一番斗法,救出了一对母女。压轴是正邪两派打擂台大决战。最后自然是邪不能胜正。
以香港当时制作条件和投资的限制,本片要拍出像好莱坞未来科幻色彩那样规模可以断定是不可能的。然难能可贵的是,黄志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陋就简,扬长避短,以尽可能创出新意。故此,对科幻部份我们是尽可以体谅,因为本来就没在这方面寄予期望,焦点便集中在他对映象效果的发挥。事实上,本片在映象处理方面比在《舞厅》又有了很大进步,全片冷调子的基本色温和布光、画面设计均别出心意,营造出特异效果,凌厉、奇诡和充满迫力。这很不容易。如虽说全片除了以旧电视机和电脑一场所谓科幻大战是硬凑出来的话,影片以拳脚功夫表达正邪双方力量,在当时来说,像有点滑稽。拳脚交加,算什么科幻片?然而,十六年后才出现的《黑客帝国》(MATRIX RELOADED 1999),当奇诺·李维斯(Keanu Reeves)在片中和众多对手也是拳脚功夫对决,为什么就不显得滑稽了呢?现在看来,原来黄志强这方面的想像力比好莱坞早了好多年。当然,当时这种想像力黄志强是被迫出来的。我们说难能可贵,在于此。同时,当我们谈到香港电影新浪潮时,黄志强也往往受到忽略,尤其是本片。《打擂台》不但具试验性,而且也具先锋性,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中惟一一部具先锋性作品。因而我们提到了黄志强的野心,他的创意。如今回过头来看看,的确如是。
黄志强后来也拍过不少片,比较突出的是由成龙主演的《重案组》。因为《打擂台》,也因为《重案组》,后来他被好莱坞力邀往发展。可惜的是,除了拍过两三部B级制作外,到现在他仍未曾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消息。 #p#分页标题#e#
黄志强作品年表:
《舞厅》(1981)、《打擂台》(1983)、《鸿运当头》(1984)、《英雄正传》(1986)、《天罗地网》(1988)、《重案组》(1993)、《重案组实录O记》(1994)、《省港一号通缉犯》(1994)、《无字头四杀手》(The Big Hit 好莱坞制作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