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的悉尼,虽然属于最冷的季节,但大型原生态舞剧《云南映象》像一缕春风吹进这个美丽的港湾。
这部舞剧由有“舞神”之称的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编导和领衔主演,自24日起连续5天在悉尼州立大剧院为当地观众奉上一场场震撼人心的文化盛宴。
这是中国文化部为配合6月24日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启动仪式而精选的首场文艺演出。当地的主流英文报纸说,这些来自云南乡村民间艺术家的表演“无与伦比”,让无数当地观众“如醉如痴”。
在悉尼州立大剧院里,杨丽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她说:“通过不到两小时的歌舞,我希望把云南边陲那些濒临消失的珍贵的优秀民间歌舞奉献给澳大利亚观众。”
“所谓的原生态,就是乡间居民们对生活的感觉和对生命的态度,他们为爱而歌,为生命而起舞。这是中国文化精华的一部分。而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民间歌舞组合起来,带给观众,”杨丽萍说,“这就像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文化一样,最真实、最原始的东西正在渐渐消失,需要抢救和保护。”
她告诉记者,来这里的大部分演员过去都是普通村民,他们不需要经过多少排演或训练,因为这些歌舞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希望把这些最原始、最质朴的民间艺术展示在世人面前。
谈到这次承担“中国文化年“启动仪式后的首场演出,杨丽萍说她能代表中国文化部来澳演出,感到十分荣幸。“中国不只有一个民族,中国也不只有瓷器和京剧。中国是个多民族和睦相处、多元文化百花齐放的国家。这次能借文化部和 中国文化年 这个平台来展示我们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歌舞,反映云南乡村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我真的特别高兴。”
对于承担这次重大演出活动,杨丽萍并没有感到压力。她解释说,这台舞剧已在国内外演出过无数场,演员们都很有经验,大型活动的开幕式也参加过很多次。
她还特地提到,在国内演出《云南映象》时,许多人都是冲着她的名气和她的舞蹈而去观看的。“到了外国,没有人知道我杨丽萍是谁,这样更好,他们喜欢的是这些纯民间的作品,认可的是我的编舞和导演能力,而不是我的舞蹈。”
据承办这次演出的澳丰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冯敦平介绍,这次演出虽然是“中国文化年”的一个主打项目,但依然是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化演出,政府官员来看都是要买票的。演出上座率平均在八成以上,而且大部分都是非华人观众,这本身就证明《云南映象》是非常成功的,也达到了在主流社会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杨丽萍说,他们并没有因为是到国外来演出、为了适应西方人的口味而在歌舞编排上做任何调整、修改。“我想西方观众恰恰想看到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土东西,所以任何修改都是多余的。”
回顾这几天的演出,杨丽萍并非没有遗憾。对他们这台《云南映象》来说,悉尼州立大剧院的舞台显得略小,无法放下她带来的很多道具,要取得完美的效果很难。譬如第一场打鼓的戏,为了体现击鼓的气势,必须要用很多面鼓,有些鼓就只好放到台下。有的节目40多名舞蹈演员需要站成一排,结果有些演员就站到台下。因为有些道具没法使用,结果只好取消部分节目,这次上演的内容大概只有整个舞剧的五分之三。
“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到澳大利亚演出,我们就会比较有经验,我要带上字幕机,让当地观众能听懂我们的歌声。如果我们还能来,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加完美,”杨丽萍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