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的山坡上?父与子300天的战争 影视评论分析
“吾郎还是不做导演的好”。
被绿色藤蔓包裹,气派的现代化工作室,吉卜力。三楼的小房间里,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郎正坐在角落,静谧的环境中,只有他和几位同事画图的沙沙声,吾郎双手伏案,眼睛专注的盯着画稿,嘴里叼着一根不曾点燃的香烟。和宫崎骏相同的癖好。
宫崎骏逛进来,吉卜力的掌控者,永远穿着白围裙,总是急匆匆的脚步,完全没有七十岁应有的安稳。他从女下属那里讨了一袋金平糖又分发出去,吾郎手心接过糖,把烟别到耳朵上,自始至终没有和父亲对视,父子之间张力十足的关系,被镜头捕捉到。
假如你的爸爸是宫崎骏,你还会工作吗。还是选择夏威夷长期度假,每天换女朋友,或是混迹于上流派对,吾郎的选择太多,却选择了最困顿的一种:战胜宫崎骏。他悲壮的说,这次失败的话就没有以后了。
吾郎每晚离开前会把分镜剧本藏起来再走,“给他看了就得被说”。看到这,大家都笑了,已过四十岁的儿子,在父亲面前仍像个孩童。吾郎意外的很英俊,眼神单纯,看不出年龄的那种。
开饭时间,宫崎骏打开塑料盒,匆匆的吃着面条。我一直想问的,“为什么不和令郎一起做呢”。
“我可没兴趣,我可不想走长岛和野村导演的老路”。一边吃面条,一边迅速回答着,大概这个问题,他早就自问过。
新作遭遇瓶颈,故事中的少女,海,自幼痛失爱父,吾郎在描绘她时,海的眉眼间常常流露出哀伤。宫崎骏看了很不满意,让近藤把画从墙上取下来,海和她的世界都太消极了,要更富活力才行。
看着眼前儿子颇为幼稚的画,宫崎骏焦虑了,想到几年前《地海战记》的失败,难道这次又要重复。天台上,他边抽烟边嗫喏着,不行啊,吾郎还是不做导演的好,想做和能做是两码事。
宫崎骏放心不下,提出查看新作的分镜剧本,吾郎倔强的沉默着,被训斥之后,到底也没把剧本交出来。在创作上不愿被父亲影响,坚持独立的吾郎,承受着来自工作室的压力。与此同时,吾郎仍然试图捕捉少女的形象,他不能接受父亲所主张“活力生动的海”,幼年失去父亲,纵使平静的接受下这个事实,肯定还是要留下阴影的,只是,这孩子内心到底藏着什么,她的灵魂在哪里,有点把握不好。
数年前,由吉卜力制作人铃木敏夫邀请,宫崎吾郎从公园设计师直接转成动画导演。与之前的工作迥然不同,动画导演必须从无开始构筑一个庞大的世界,不论巨匠还是新人,都须独自苦战。抱着“一局决胜负”的心情,吾郎接下了《地海战记》的导演,崭新的行业,头顶上是宫崎骏之子的光环。
从那时起,宫崎骏和吾郎的关系开始变的紧张,宫崎骏认为儿子没有做导演的才能却一意孤行,其作品势必会对吉卜力造成沉重一击,“对儿子的工作有什么看法,做得很认真,很踏实,但也决定不了什么”。在工作室,他总是不见吾郎,“不是不见面,我是不靠近他,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心里不爽”。
吾郎的压力巨大,父亲的反对令他越发想要证明自己。想要获得成功,他当然知道,人们会拿他和谁比较。只要想到这些,心里非常害怕。
《地海战记》的试映,宫崎骏在放映中途提前退场,他颇为疲惫的看看表,自言自语地说,感觉已经坐了三个小时。顶着吉卜力的名号,《地》公映的票房尚可,内容遭到影评者广泛的批评:宫崎吾郎远远不如父亲宫崎骏,人们大失所望。这之后的三年里,吾郎挣扎着,反复起草修改企划,接连受挫。“如果在这放弃,就会进退维谷”,说这话时,他的眼圈泛红。
此刻,吾郎沉浸在少女海的世界,努力想象着海的样子,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个瓶颈一直缠绕在他的心中,他和负责人设的近藤,两个人终日探讨琢磨,仍不能准确捕捉到海的样子,真想看看她的相片,总是差一点点。
转天,宫崎骏送来一幅画,内容是海上学的路上,从远处看过去的侧影,吾郎和近藤看了很吃惊,这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画面中海的身体前倾,大步流星的去上学,即使不会迟到也大步大步地走着,和路过店铺的大叔打着招呼。海的忧伤,海的活泼,这个角色的形象被宫崎骏如此精准的捕捉到,当我看到这张画时,眼里居然有泪水。#p#分页标题#e#
瓶颈被冲破了,大家的灵感被激发,工作顺利展开了。我去告诉宫崎骏时,他连忙撇清说,“我可没打算插手,只是给他们点灵感”,表情严肃,但我知道,其实他是很高兴的。
每天二十四小时沉浸在分镜剧本创作中的吾郎,终于产生了宫崎骏式的幻觉,“最近海他们都是自己在动,我像是追着人物观察而已”,眼中布满血丝的吾郎欢喜地说。看分镜时,宫崎骏请托铃木敏夫去向吾郎施压,在海起床后加一个叠被的镜头,使剧情细节丰满一些,也更好地体现海的活力。“加一个叠被子的镜头,整个人就不一样。铃木用你制作人的身份去和他说”。
铃木去说时,吾郎却不同意,不能叠啊,妹妹还在旁边睡着呢,会吵醒她的。
首映日迫近,尽管大家都全力工作,可距离电影的制作完成还差得远,随着工作深入,吾郎越来越理解父亲,理解这份重脑体劳作的艰辛和压力,父亲也逐渐意识到,其实吾郎可以做到的。父子二人的一些隔阂,慢慢消融着。“创作就是我们生存的目的,人生意义就是做个永不倒下的战士,这就是父亲的生存之道,只有奋勇前进”。
突发的东日本大地震,工作室陷入周期断电,为本就紧张的时间表蒙上一层阴影,震后制作人铃木召开临时会议,为了避免混乱,决定让画师们停工几天。没想到宫崎骏知道后大发火,“那也不能离开生产前线啊,这么做我不赞同”,不同意停工的决定,要求马上重新召开会议。
第二次会议上,宫崎骏主张谁能上谁就上。不知谁说了一句,可是这样做会引起混乱。“混乱什么?谁说的混乱!怎么个混乱法?休息了才会混乱,首映日不能变,所以更要拼命才是,不管多么困难也要做,不能放着生产前线不管啊,你们正在做的是电影,遇到这种情况就得创造神话,哪怕有点余震也要画”。人们都不出声了,吾郎也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吉卜力取消了停工,在地震后迅速开始照常上班,为了躲避白天停电,电脑后期人员开始改上夜班,每个人都被激励起来,在全员不停的昼夜奋战中,终于赶上了首映日,奇迹般的没有延后。
首先得以身作则的去拼命。真要拼了命才行,使劲浑身解数也要完成。人活一辈子,不拼不成,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得走完。宫崎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