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编导类联考影片分析 《幼儿园》
影片简介:
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
2004中国横店杯纪录片大奖金奖
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最佳编导、最佳摄像单项奖
中国电视彩虹奖二等奖
故事简介:
在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
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
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纪录片《幼儿园》是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奖得主作品。纪录片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捕捉真实世界人、事、物的一种电影类型。纪录片要用画面语言讲故事,但摄像机纪录的过程并不等于都是故事,那么,关键的问题便是:什么是「真实」?是真实这个状态,不仅指物理状态,也适用於心理状态;不仅是形而下的问题,也是个形而上的哲学问题。比如庄周梦蝶的故事;人对世界的认定与蝴蝶(或其他动物、植物、甚至矿物)应该是不同的。那我们又如何得知蝴蝶所认知的「真实」世界是什么呢?因此,「真实」世界到底是一件客观的事实、或是人类主观智性的建构、或甚至只是一种想像呢?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讨论纪录片与「真实」的关系,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由此可延伸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像纪录片是否只能去捕捉到物理的(表象的)真实世界?或者,用各种手法捕捉到心理的(内在的)真实的影片也是纪录片?
我个人认为,凡是能用画面说明的,尽量用画面语言去表现。而一部纪录片,如果没有画面故事和画面细节,即使说的故事再精彩,细节描绘的再细腻,观众也没有看到。而出现在画面中的哪怕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也会给人以震撼的力量,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纪录片《幼儿园》可以说通篇没有解说词,采访也极少,观众通过细腻的画面语言,看懂了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整部片子没有重要情节,有的仅仅是一些发生在幼儿园中一群不懂事的孩子身上的琐碎小事,而恰恰是这些细节,给了我们最真实的情感撞击,原来孩子们的世界也是这么丰富。好久没有一部片子让我放肆地去笑了,可是《幼儿园》做到了,那个长着一副聪明相心算N强却也会失误的优等生,那个不停问别人父母是不是警察的小家伙,让我记忆犹新。我不能武断的说它是纪录片的一个奇迹,可是我可以说它是一个很难到达的高度。
在细节的展现上,首先,这部片子没有媚俗去捕捉那些常规的情节,比如讲故事,比如做游戏,比如庆祝节日等,片子中所关注的细节都是很自然的一些事情,比如两个小朋友没有任何预兆的打架,比如那个小胖孩穿了半天衣服也没穿上气得把衣服都脱了重穿,这些虽然是超常规的细节捕捉,却很好的服务于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当然这需要摄影师瞬间捕捉的能力,因为这些一闪即逝的细节必须要有很出色的意识才能够记录的。另外,这部片子的配乐的细节也让我印象深刻,片子中多次出现《茉莉花》这首极具特色的音乐,刚开始伴随着孩子们有趣的事情,我的感觉是轻松愉悦的,与片子的整体气氛相当融合。可是随着情节的进一步展开,这音乐突然变调了,给我一种愉悦中带点沉重的感觉,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相同的音乐给我的心理感受却不同了。
《幼儿园》以人性化的方式揭开了全片的序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这样的开幕词让观众以主人翁的角色走进全片,用心去聆听,用心去体验,因为说不定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开幕词之后幼儿园以正常的运转顺序开始了全托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编导安排了几个比较特别的情节:入托的第一天哭着喊着要妈妈,含着泪水的眼睛让人望而不舍,孩子们内心对这个陌生的集体生活还充满着恐惧和不安,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温暖的爱巢,对于即将来临的考验不愿接受而全力抗拒;第一顿饭孩子们吃的是狼狈不堪,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在自己要自立了,一下子手不听使唤了,“老师,泼了”泼了自己一身汤的小女孩很细声的喊着老师,看来一下子还没有适应自己吃饭,真是痛苦啊;第一个午觉来临了,忽然又有人想起爸爸妈妈了,看来孩子们也知道想念和思念,哭累了就休息一下,等下睡觉起来继续想爸爸妈妈,忘不了的就是忘不了;第一堂课上老师教小朋友们学唱歌,这时和伙伴们在一起可开心了,他们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小忧愁,“请你们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歌声响起来了,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告诉我们他们也是很喜欢和幼儿园的小伙伴一起学习的;寄宿的第一个晚上真是热闹,孩子们都兴奋的难以入睡,反正睡不着,都叽叽喳喳聊起天来了,嘿嘿,在他们看来晚上的幼儿园可比家里热闹哦;第一个周末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总算到来了,小家伙看着伙伴们一个一个被接走,心里万分焦急,他忙碌地看看前门又看看后门,从他无奈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出无尽的委屈和抱怨。小班是新鲜和陌生的,到了幼儿园中班和大班就多了些许平常,偶尔吵吵小架,天生牛犊不怕虎,天不怕地不怕;偶尔拿着茶杯和同学聊聊一直憧憬着的户外活动和中国的足球队,人就是要敢闯敢拼,像中国的球赛是臭的没法说了;偶尔搬搬手指头数数日子,哪天可以释放回家;偶尔磋商一下学习技巧,看看捏紧的面包片到底更像英文字母还是更像蝴蝶结……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人小鬼大的孩子们也有着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在这里品味着自己的酸甜苦辣的同时快乐的成长着。#p#分页标题#e#
本片不仅在情节和细节上很吸引人,在作品构造和技术应用方面也下了苦功。全片以时间为主轴,情节的变化映射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从小班入学直到大班毕业整个过程也自然流畅。全片以小班、中班、大班的同景别切换的秩序循环纪录,并在每个过渡阶段都加入了茉莉花的背景音乐,舒缓而且优美,过渡时加入了慢动作的特技,更加美化了画面,充实了情感内容。整部纪录片的镜头节奏比较缓慢,以长镜头为主,符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步调,偶尔在打架的几个镜头上才比较快地切换镜头。当然为了体现孩子的心理特征,本片也采用了不少特写镜头,盼望父母早点来接的期待的眼神,打架后的怒气未消得脸,睡觉时自然伸展的小手等等,都让观众看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疼爱。最后从艺术角度上来看全片色彩充实明亮,特别在情节过渡的时候加入了美妙的自然风光,伴随着模糊的技术处理,让人如置身梦境一般回眸孩童时代的多彩人生。
《幼儿园》里的那些小朋友,他们是那么可爱,他们是那么的幼稚,那个第一天上幼儿园就哭着要回家的小男孩,那个总被老师呼喊的马玉兰,那个所有的小朋友都接走了,却只有他坐在幼儿园里,在两个大门之间不停张望等待妈妈出现并让我流下眼泪(那分明是幼儿时期的我)的小男孩,那个在洗澡的时候摸旁边女孩子屁股的小鬼,那个穿了半天衣服也没穿上气得把衣服都脱了重穿的小胖孩,那个长着一副聪明相心算N强却也会失误的优等生,还有那个不停问别人父母是不是警察的小家伙,我的思维无法一一回想起他们,我只记得他的眼神,她的表情,他的哭,她的笑,他的笨拙,她的友好,可是,终究我们会长大,我们要上学,我们要面对成人的世界,我们以后会面对真正的爱情,而不仅仅一句“他长得太丑了”就能解释为什么不喜欢他,我们会有更多的朋友,就像她会把自己的菜放在你的小碗里一样,我们会面对更多没责任的老师,比那个骂你不像人的老师更可恶......影片不停出现的音乐哼唱着“好一多美丽的茉莉花”,伴之那些动人的慢镜头,怎能不让人感动,怎能不让我的心灵一次次被打动。
在片子的主题上,当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也或许就是我们自己”打出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很别扭,因为,我觉得把父母跟孩子联系在一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妥的。但我真正的看完片子,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我才发现导演的真正意图,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我们也经常会用一些童言无忌来为他们开脱一些事情,可是我们没有更深一点考虑,他们那些不能为成人接受的“童言”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比如那个说收罚款来给领导分一些的孩子,比如那个说爸爸做生意整天请客吃饭没时间照顾他的孩子,我们不得不为这些孩子担心,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过早的有了成人的思想,他们已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天使般的孩子,天籁般的童声,已经承担了太多不该承受的东西,这个责任该由谁来负?我想这真的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了吧!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幼儿园》是部好的纪录片。它对我们也包括纪录片的制作者张以庆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幼儿园》用真实的影像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儿童就是微型成人。这颠覆了我们的经验,但确实是真的。
纪录片吸引观众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揭示的现实生活与他们(观众)经验中的现实相距甚远,对他们(观众)产生触动,并促使他们(观众)去思考其间的差距”及“通过片子所展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以及可以感受到的作者的责任感,会引发观众去思考或触动他们的良知”。
表达观念,体现责任感。这是纪录片根本目的。但这恰恰是中国绝大多数纪录片所缺失的。中国纪录片人更多地注重与形式而不是内容。这是中国纪录片在“文化隔阂”因素之外不能在世界上获得整体推崇的重要原因。
“纪录片完全应该忠实于一种现状,一种过程的纪录”。
《幼儿园》无疑具备一部好片的条件。张以庆花了三、四个月时间进行观察(这与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严谨、敬业的作风一样),之后用了14个月拍摄了5000分钟的素材。经剪辑后的近70分钟的正片较完整地展现陈志鹏、马玉兰、高秀哲、陈永正这一代儿童的生活与思想状况。纪录片用真实的场景及不时穿插的对儿童的访谈,让观众意识到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区别早已消失或正在消失。“我汽油用无铅汽油”,“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开飞机,丢,炸死了美国的王八蛋!”,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做坦克,打日本人,日本鬼子。”,“日本人并不都是日本鬼子”,“非典,发烧,舌头粘粘的,全身无力,干咳,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这些话都是出自喜欢喝可口可乐把明天当星期五后天当星期四的孩子们之口。尽管他们的心智远未成熟,但价值观、世界观已然基本形成。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场域成了社会的一个缩影。#p#分页标题#e#
纪录片暗合了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1931-2003)所认为的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正在迅速模糊;人类社会在从印刷世界向数字信息世界转换的过程中,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的观点。
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一切都与外部世界密切相关。观众在对《幼儿园》里的个别细节捧腹之余,更多的会对片头那句“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进行深入地思考。
真实感和震撼力。这就是纪录片的力量。
《幼儿园》所呈现的童年意象揭示出这个世界的沉沦,人的迷惘以及令人震惊与王兵的《铁西区》(2002)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与杨蕊钠的《老头》(1998)交相呼应。三部纪录片的制作在中国是个特例,但在世界范围是潮流。
王兵、张以庆、杨蕊钠、杜海滨、段锦川、李红、蒋樾等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人,体制内的抑或是独立的,用他们独立的立场和精神纪录了真正的影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