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近话剧,但也只能看做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春柳社”由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创办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经是话剧。不久,该社又演出了根据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以及对话和动作演绎故事的方法,很有特点,创造了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