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的锣鼓》钟惦棐
曾担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56年在《文艺报》发表该文,尖锐提出新中国电影发展的问题:
电影和观众关系的问题;电影事业领导问题;重视中国电影传统问题等。被指责反党的信号,当时被批成右派。
二、《创新独白》1962
瞿白音论文《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
三、《丢掉戏剧拐棍》1979
文学系 白景晟
主要讲电影和戏剧的差异,电影依靠戏剧迈出自己第一步,电影独立后,是否还要拄拐呢?
结论:丢掉,放开电影的脚步。
新时期探讨电影艺术特性的先声,关于新时期电影艺术最初觉醒。
四、80年导演年会,《电影与戏剧离婚》钟惦棐
五、《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1979 张暖昕、李陀
被认为是探索片纲领,第四代导演宣言。探讨中国电影落后时代原因,倡导电影现代化。
特点:印证了巴赞长镜头理论,其实是对巴赞的误读。中国电影形态上症结在于基本遵循戏剧电影模式。
六、“电影文学性的讨论” 1979~1980
导演张君祥发言,写成论文《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针对戏剧“拐棍说”和“离婚说”,提高艺术质量,导演负责两方面:体现作品文学价值,创造性运用好电影手段。
任务:用自己掌握的电影艺术手段,把电影文学价值体现出来。
“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还得拄拐,电影对文学要兼收并蓄,一夫多妻。
《离婚的烦恼》钟惦棐
七、“电影观念的讨论” 1982
八、第五代电影
《一个和八个》张军钊,陈凯歌、张艺谋、夏钢、张建亚、吴子牛等。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总体上看其特点:
注重历史题材来反映现实,对政还、历史、文化问题给予高度关注。
艺术上特点:本体意识觉醒,通过造型单纯化处理,强化表意。
九、台湾新电影
80年代处,台湾一批30多岁左右年轻导演,掀起一场电影运动—现实主义倾向、人文主义追求。
82年,《光阴的故事》新电影的开端,导演、编剧四人: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
代表人物:侯孝贤、杨德昌、陈坤厚、万仁
十、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
谢晋创作从50年代到90年代,在86年产生不同看法,上海年轻文学评论工作者提出质疑,最有影响是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祝大可)、《谢晋时代应该结束》(李洁),认为谢晋电影遵守“好人蒙冤、价值发现、道德感化、善必胜恶”的模式。这种向观众提出化解社会冲突、奇异道德神话,以煽情为目的的陈旧美学意识,观众任人摆布,让人在情感昏迷中被迫接受好莱坞式道德神话。
支持:属于时代的观念;属于时代和人民。
86、08、15 《解放日报》谢晋撰文否认自己有模式,他认为模式意味着创作的凝固,谢晋认为自己还在探索创新。钟惦棐《谢晋电影十思》,即肯定谢晋的历史地位,也要客观对待青年人的文章。这次讨论对谢晋以后的创作走向发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