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兴隆大街站,超大的玻璃幕墙上,仿佛一面精致的“双面绣”,五十六个民族齐聚一堂,寓意国家兴隆、繁荣昌盛;大行宫站,憨态可掬的“寿星”和“福星”贺新年,“凶神恶煞”的“门神”也喜笑颜开,融入卡通元素的民俗人物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地铁“新三线”,16个地铁站里,17件壁画作品,或悬于天花板,或刻入墙壁,或盘在石柱。在地铁站里,文化墙上的壁画已不仅仅是“画”,它把16个地铁站装扮成16个风格不一的艺术宫殿,把在黑暗隧道里穿行的旅客带向灿烂的艺术天地。
南京地铁公司组织了一个强大的“地铁文化策划组”,这些艺术作品的背后,凝聚了南京本地、省内以及国外十几位艺术家的心血。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几位设计专家,听他们讲述灵感迸发的日日夜夜。
传统节假日越来越受重视
带来二号线的“过节”灵感
从最初看施工图纸设计,到现如今呈现在市民眼前的艺术作品,16个地铁站文化墙的创作历时四年完工。
王峰,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的副院长,策划组主要成员之一。“整个二号线以及一号线南延线文化站的设计介入得非常早。”他回忆说,2005年地铁一号线通车,2006年“新三线”的“地体文化”设计工作就启动了。当时的设计方案延续了原来地铁一号线文化墙的设计思路,每个地铁站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选择贴切的文脉主题,比如现在一号线玄武门站的壁画是以水为主题,中华门站是有着厚重历史的明城墙。最初,大行宫站的主题是“红楼梦”,因为那里规划建设复古的江南织造府;莫愁湖站则把“莫愁女”的故事进行演绎……
“交通艺术、大众文化、雅俗共赏、精品时尚”,这是南京地铁公司对“地铁文化”的“十六字”定位。地铁站里的文化墙作品要高度体现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当时还做了一套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方案,比如云锦路站,用云锦来做主题。”王峰说,到底用哪套方案一直在斟酌中。
到了2007年初,传统节假日放假的呼声越来越高,民俗文化走过一个低潮期,开始备受重视。经过研究,南京地铁公司定下二号线文化墙的设计主题围绕法定传统节假日展开。考虑到延续性,一号线南延线依然维持原有的思路。
主题有了,具体选哪些站也有讲究。兴隆大街站主题是“国庆节”,寓意国家兴隆;莫愁湖站主题是“端午节”,那里历来是赛龙舟的好地方……
地铁施工为设计留了“白”
艺术家感慨发挥空间很大
主题和站点都有了,艺术家们忙开了,对他们而言,2008年是一个“策划年”。因为处于建设期,无法入地察看,所有的设计都是依靠地铁的施工图纸开展。设计与施工几乎同步,让“新三线”16个地铁站的文化墙创作与所处的地铁站能合二为一,更加完美。
“地铁一号线的壁画群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得到了业内的充分肯定。”王峰说,在去年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上,一号线9个站12件作品的壁画群摘得铜奖。虽然只是铜奖,但是“含金量”相当高,因为就在2008年,全国美展的奖项缩减了三分之二。不过艺术家的眼光都是挑剔的,在追求完美的他们看来,一号线的设计落了一小步,当时地铁站初具雏形,壁画再进入,与地铁站的环境结合不强,二者没有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二号线的文化墙完全是为地铁站量身定做的,很多时候施工都充分满足艺术设计的需要,经常为艺术‘让路’。”王峰说,正因为南京地铁公司的高度重视,才让艺术家们有了充分的创作空间,是地铁给了他们一个非常棒的创作机会。
“把南京的城市文化向地下延伸,这是地铁总公司总经理朱自强一再强调的。”王峰表示,策划组每次汇报、协调,地铁公司都高度重视,天花板、地面等施工都跟着设计“转”。“只要作品需要,除非是消防栓不能随意改动,其他各种管线都尽量按照我们的要求调整。”
王峰说,地铁站是一个“生财”的地方,文化墙的打造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投入,还要放弃一大笔财富,因为16个站17幅作品,占的位置完全可以用来做广告位,“而且位置都很好。”
这一点,来自新加坡的高级视觉设计艺术师王鲁生也深有同感。2006年,接到南京“苜蓿园地铁站艺术品主题设计”的邀请后,他有些惊讶,没有想到南京地铁2号线会提前4年请他介入艺术创作。“16个地铁站的地砖、天花板、墙壁在地铁站设计之初,就给文化墙的设计者们留了‘白’。”接到通知的第二天,王鲁生就风尘仆仆地赶到南京,开展策划工作。
最后王峰总结说,整个新三线的地铁站的壁画设计,有四个特征:有一条贴切的主线;与环境全方位融合;表现手法和材料非常丰富;国际专家参与视角多元化。
自此,艺术家们利用自己专长,相互合作,开始了漫长的创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