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那么远2007级录音系高晗
说起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想起某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机缘恰似燕尾扫柳梢,惊了春寒也点通了懵懂的我。于我而言,自己对于人生的选择并非像许多有志青年那样,非北京电影学院不上,甚至复读很多年只为了圆个电影梦,也非那些阴差阳错走上电影之路的人。命中的纹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多年积淀的音乐功底化作利刃劈开我对于人生的钝感,在录音系的专业考试中助我一臂之力,让我有幸开启音画世界之门。
我在音乐的世界里长大
我在4岁半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这不是我的意思,小小顽童是被爸妈“骗”上了钢琴凳,从此成为一名白天黑夜都对着黑白琴键不停练习的琴童。家里人从没想过借此要把我培养成为钢琴家,只是想让我接受一些艺术的熏陶,培养一下淑女气质,锦添内秀。没有功利的目的,我轻松地享受音乐,乘着音乐的翅膀飞过五线世界。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每次只能弹10分钟的顽童,到能踏踏实实坐在钢琴凳上认认真真练琴,我在音乐的世界里成长。
沈阳音乐学院视唱练耳专业的教授张老师是我的邻居,也是我的精神领路人。我的蹭课生涯从6岁就开始了。每次张老师给“大”学生们上视唱练耳的时候,我就去她家听着玩儿。是她引领着我在音乐的殿堂中欣赏到更美的风景,她给予我知识的养分,让我用艺术的鼻息嗅取乐音。每一个音符都逃不过我的耳朵,我在其中快乐徜徉。不谦虚地说,当时什么都不懂的我比那些哥哥姐姐们听得都好,张老师很意外也很欣慰,说这是天生的。耳朵好,听音准,固定音高,这是考录音系的标准之一。而我的音乐天赋为我在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专业课考试中赚到了很高的分数。
第一次知道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
我一直觉得我的人生巨轨迹十分简单,就像所有普通学生一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业余时间还要上辅导班,以求考上好大学。唯一特殊一点儿的可能就是没有放弃学琴、练琴,生活忙碌而充实。直到高三上学期,人生稍微有了点转变。那时班里有一个学表演的同学带来了一大堆招生简章,是各个艺术高校3月份艺考的消息。出于好奇,我随便拿了几份,翻看了几页,没想到有了人生中美丽的邂逅。我看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北京电影学院,这是个有着无数光环的学校,是所有怀揣艺术梦想的学子渴望步入的艺术圣殿。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边赞叹于北京电影学院严密的院系专业设置,一边回想起每年电视新闻在艺考期间报道考北京电影学院时那万里挑一的画面。突然,我在招生简章的专业考试内容上发现了“视唱练耳”4个宇。 “这不是我的强项吗?”我心中震了一下。这是第一次我知道了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顿悟。这时已经是月了,距离理论月初的专业课考试还有4个月,我开始在网络上搜集各种有关录音系的信息,又托一个在北京的哥哥去学院买了新版的招生简章及辅导材料(《文艺知识小百科》)。我一边从零开始看一些艺术书籍,疯狂了解有关电影音乐的知识;一边不忘把备考的重心放在沈阳音乐学院和一月中旬的辽宁省联考上,文化课、专业课交替复习。那3个月基本就是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练琴、看专业课的书,晚上练琴、写作业。东北的冬天很冷,起早贪黑去上学,直到夜色茫茫才放学回家,又再准备专业考试。琴房里很冷,每次刚弹琴的时候,手指头都冻得不听使唤,小暖炉是琴房里唯一的宝贝。每一年的高考中,艺术类考生其实是最辛苦的,它需要每一名考生艺术课和文化课兼顾,需要做好计划,充分利用时间,更需要每一名艺术类考生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做到忙中有序。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应该是做到了,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想必就是这样吧。
短短3天的培训课
2006年12月中旬,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的主页上看到了一个关于“录音系寒假短期训练班招生简章”的消息,欣喜若狂,马上打电话咨询了录音系的老师。负责接待的老师很认真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并向我介绍了几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打完这个电话,我就如同在海上漂泊多日终于看到了灯塔!
走出北京站,我直奔西土城路4号,我将圆梦的地方--北京电影学院。办好报名手续,领好听课证,跟未来的师哥师姐聊聊天,打听打听消息,至今有一句话仍记得很清楚“我们系宁缺毋滥,就算招不满人,也不会降分录取的。”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果然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北京电影学院。3天的课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赏析》这门课,虽然只上了半天,但是我获益匪浅,才知道电影原来应该这么看。讲解这门课的老师是录音系的副教授李伟老师,她为我们讲的片子是斯科特·希克斯的《闪亮的日子》。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拉片子,什么叫镜头语言,声音在影片中的重要性。李老师每一次的精彩分析我都仔细记录下来,考试前的那几天,笔记就是我最重要的复习资料了。短短3天的培训课转瞬即逝,这个短短3天的课程,把我从一个门外汉变了一个专业观众。我折服于电影的光影魅力,沉溺于电影的声音和音乐带来的震撼,感慨于各位老师对电影的点评、分析,这也更坚定了我的选择,至此人生的目标变得更加明朗。#p#分页标题#e#
回到家后,仔细研究老师上课的笔记,照猫画虎地分析片子,分析声音元素。而此时,学校的文化课也尽量跟着复习,因为是文科学生,除了数学之外,其他的课程用零散的时间看一点儿、记一点儿。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语文的作文还很意外地得了年级的最高分,我觉得这与我看了许多文艺作品评论有很大的关系。
考试过程
2007年2月末,离家到北京电影学院参加专业课考试。报名当天,操场里满是前来报名的考生和拖着行李箱来陪考的家长,尤其是表演系门口排起的长龙,队头队尾处还有穿梭采访的记者。3月1日8点半,。一队一队的考生被领进标放,按照报名号,单号而坐。上午是录音艺术的考试,大概有300多名考生。 令我惊讶的是,考难题有厚厚的一本,一查,23页。第一题是听音,共10组,对于我来说不是很难,复习备考的时候,听音是重点训练的项目。接下来就是考察考生对于声音和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了,比如说,同样的一个片段,给出4组音乐,哪一个音乐最贴切影片情绪。还有放一个声音片段,我当时听的是厨房做饭菜的一段,要考生写出做饭的顺序等。这就需要大家平时观察生活,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了解生活常识等。这与其说考的是专业知识,不如说他在考你生活的艺术。最后一道大题是影片分析,放了一个10分钟的影片片段,考生根据自己对片段的理解,主要从声音和音乐角度来分析。考题册的后3页是一些文化常识和逻辑推理题,覆盖了历史、地理、英语等各科目。由于时间太紧,后3页的题几乎没有几名同学完全做完。走出考场,抱怨声此起彼伏。
有了上午的经验,下午的心情就没那么复杂了。“音乐录音”专业的初试跟“录音艺术”有很大的不同,它更侧重于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考察。就听音而言,难度远高于“录音艺术”专业,平时几乎听不到的超八和弦也有几个。刚开始半个小时,就陆续有考生交卷离开了。旋律听写有3条,难度递增。最难的是四声部听写,也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有小提琴、单簧管和钢琴伴奏。我印象中,大家都是边听边叹气,后来听一个考过中央音乐学院的女生说,这个难度跟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系差不多了。最后一道大题也是分析题,主要是分析影片中的音乐。
之后是焦急的等待,3月3号下午3点发复试榜。2点半时,发榜处已挤满了前来看榜的考生和家长,大家寒暄着,心里都焦急如焚。考生们拿着准考证向前挤,寻觅着自己的考号。偶尔听到有人高喊: “妈,我过了一个!”“爸,我两个都过了!”还有一个都没过,哭着离开的。我惊喜地发现,我两个专业都过了!我一边高兴地跟父亲说着好消息,一边朝楼里走,去办理复试手续。复试是面试,有视唱练耳、演奏或演唱、综合素质考核。我被安排在复试的第一天下午第二场倒数第二个。进入考场,里面有5位老师,老师都面带笑容,因此我并未觉得紧张。我演奏了准备的钢琴曲目--肖邦的《谐谑曲》。演奏完第一部分后,老师就说可以了。接下来就跟老师“唠家常”。老师问我多大开始学琴,跟哪儿的老师学的等等。随后给我挑选了一条视唱,我迅速读谱后,完整地将视唱唱了出来,而且音准没有问题。老师还问了我视唱里面的一些乐理问题。由于我考过了两个专业,还有另一位老师问了我录音艺术的问题,比如我当时在看片子的时候是怎样想的,有哪些论据可以支撑我的观点。我记得当时我还主动跟老师说,有一道题答得不准确,后来想想应该这样答,老师还很开心地点点头。
等待发榜的时刻
接下来的几天没有出去逛北京,只是在宾馆看文化课的复习资料,跟同学发信息间问学校发生了些什么,忐忑地等着再去看榜。终于等到了9号,我反而不敢去看榜了,被父亲硬拉着磨磨蹭蹭4点才到,我真怕自己的考号没有出现在大榜上。来到学校后,已经没什么人了,只看见童雷老师(副系主任)和一位师哥在大榜下站着。我走过去,童老师说:“是高晗吧?快来,就等你了!”我吃惊地说: “啊?是么?老师你确定是我么?”我慌忙找出准考证,在大榜上找到自己的考号,高兴得跳了起来!父亲给远在沈阳的母亲打电话报了喜讯,母亲在电话的那头激动得说不出话了。
录音系对文化课的要求很高,一般在北京二本线,于是回到沈阳后,苦学文化课。因为是文科生,所以课上跟紧老师的思路很重要,不用做过多的练习题,只要把教材熟读,考点熟记就可以,越临到高考,心态越轻松。最终考出了令我很满意的成绩,成功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音乐录音方向。#p#分页标题#e#
时隔3年,每次跟旁人提起艺考的经历都新如昨日,鲜活得如同和风艳阳下抖动的树影。第一次对于人生的选择就能正中梦想的靶心,我是幸运的。如今我仍浅尝音画这杯香茗,若要品出干般滋味还需以后不息地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