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不止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光荣
2005年,在一次电影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谈起了电影教育:“这年,北京电影学院刻意培养了不少电影导演苗子……”在经过一番列举之后,郑洞天不好意思地看了看身边的贾樟柯,补充道, “当然也有自鲞己冒出来的。所以,把贾樟柯归为电影学院的功劳我们是不好意思的。”话音未落,场下一片笑声。贾樟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说什么。
其实,凭借几部体制外的作品获得国外同行超高评价的贾樟柯,在一些场合是对此有所回应的。比如他曾说: “我在北京电影学院看了4年的中国电影,看不到一部跟我所知道的中国现实有关的片子。”比如他还说过: “北京电影学院和我同届的很多摄影系的同学,我从他们的作品中,没有发现有哪个个能跟我想象中的美学语言有某种关联。”此外,他对学院教育下的电影精英也发表过这样的观点: “第五代成功以后,他们的创作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来自陈凯歌,他说过一句话‘我越来越觉得电影应该是用来描写传奇的’,我很不同意他这种看法,电影可以描写传奇,但是不一定都要去描写传奇。”
不过说起当年贾樟柯考取北京电影学院,最大的影响还是从陈凯歌这里来的。1990年,贾樟柯面临着当兵或者落榜后继续考大学的选择,由于父亲的坚持,他背上行囊自费去山西大学念美术。有一天,他实在无聊,于是买票进了电影院,看到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忍不住一边看一边流眼泪。看完之后,他发誓以后一定要当上导演。可是究竟要怎样才能当上导演呢?贾樟柯到处间人,有人告诉他想当导演就要考电影学院,而且还跟他讲千万别考导演系,最难考,“什么系好考你就考什么”。虽然非常喜欢导演系,但贾樟柯最后还是选择了文学系。
他从1991年开始考北京电影学院,其间历经波折,面临诸多困境, “当时跑遍整个太原都找不到一本关于电影的书”。他考了两年都失败了,却痴心不改,直到第三年专业成绩取得第一名,文化成绩依旧差着30多分。当时北电的教务主任赵凤喜老师对贾樟柯说: “那你就先来听着吧。”就这样他成为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旁听生,直到两年之后才正式转为这里的学生。
尽管贾樟柯常常说:“上不上北京电影学院我自己都会成为一个导演。”但是当年的他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却是最好的,常常是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因为“到北京电影学院主要是一个专业的学习和训练,那时候我已经23岁了,已经相当成熟”。成熟的表现之一就是目的性极强。大二那年快结束时他组织了一个“青年电影实验小组”,后来这个小组的名字出现在《小山回家》的片头。这部1995年拍的片长57分钟的短片获得了香港映像节大奖,为他争取到拍摄《小武》的机会。法国《电影手册》称赞《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复兴与活力”。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更称贾樟柯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这句话似乎更适用于他的母校,尽管在影片字幕上打着“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作业”,但学院却一直不敢向这位无限耀眼的奇才“邀功”。贾樟柯也并没有“像闪电般”稍纵即逝,直到今天他还在继续书写着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美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