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是1999年的作品,导演杨天乙是一位年轻姑娘,凭借着自己的坚持,通过三年时间,积攒了近200分钟素材,最终通过近半年的剪辑,完成了这部具有真实、毫无技法、但却打动人心的纪录片。
《流浪北京》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将目光注视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族”展开,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北京户口,但他们来到北京却都是为了追求更为纯粹的艺术理想。最初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都能迎难而上,他们都能表现出很乐观的一面,可是最终迎上的更多是尴尬的现实。在导演的镜头中,通过主人公的诉说和导演强烈的影像冲击,我们感受到了年轻的他们为了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也同时感受到了他们被现实困扰的不堪一击。
不同:
1.拍摄手法
《老头》采用及其真实的纪录手法。有时候摄像机仿佛是一个旁观者,静静的注视着一群在院落中的老头,老头们交谈、嬉笑。似乎摄影机就没有存在一样,在老头们生活中穿梭,真实的展现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有时候摄影机仿佛又是老头们生活的诉说对象,摄像机是一位杨姑娘,是小杨,成为老头们的生活中伙伴,无论是老头还是老伴似乎把摄影机当做成可信任的伙伴在诉说和交流。
《流浪北京》片中大多采用了导演采访的方式,片中的人物也是一种被采访的状态,注视的镜头,讲述一些故事。在一段故事讲完后,导演会切入具有生活纪录性的镜头,仿佛是为了说明刚才主人公讲的故事内容,有的还配有文字注释。导演过多的参与影响了片子的真实性。
2.影片主题内容
《老头》主要就是纪录真实的老头们的生活、交谈,我们聆听着老头们零散的对话,看着他们谈论家长里短的事情。由于它的真实的场景以及缓慢移动的镜头,使我们觉得影片似乎缺乏一定的故事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当我们看到一些老头就像被叙述的那样“回家去了”,我们开始思考影片的主题,以及导演到底要传达什么样的东西?可是我们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们可以联想到也许是要探讨有关老人面对死亡的问题,也可以联想到可能在表达子女与老人关系亲疏的关系问题,以及这一群老头们自己生活的问题。所以,可以说导演并没有刻意把一个宏大的主题套在影片中,而是给观众留下一定空间的想象,让观者去感受。在影片中,给我们留下深刻映像就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影像,比如杨老头住院费的探讨、和老头与老伴经常拌嘴的生活、还有一群老头照照片,很多真实的画面我们并不一定非要概括出什么样主题,却真实自然又有意思。
《流浪北京》似乎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具有了电影的式的叙事方式。首先,看完影片我们会深刻的记住片中的主要人物:张慈是搞写作的,张大力是画画的,他的大学同学高波是搞摄影的,张夏平也是画画的(她和张慈都是吴文光的云南老乡),还有牟森,是搞先锋戏剧的。每个人物都让观者有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感受到了典型性格特征。在采访中,我们也看到了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机位和特定采访方式。其次,从结构来看,我们清晰的可以从导演的文字提示中看到将影片分为的三个章节:“为什么来北京”、“住在北京”、“出路”,似乎依次对应了“开始——发展——结束”这种三段式的叙事套路,甚至这三个章节的时间安排也有教科书的味道,为什么来北京——19分钟、住在北京——30分钟、出路——20分钟,章节间的衔接有显着的情节点特征。最后,影片最后,每一个人物有怎样的结果,或者通过它人口述,或者是通过文字导演都进行了交待,可见是一个具有完整性的故事。而且整部影片似乎也而提出了一个令观者深思的主题。一群具有理想的年轻人,无所畏惧的来到了北京,只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随着时间、事情的改变推移,原本存在在他们心中纯粹的理想也渐渐的模糊了,在要求物质温饱和精神追求之间,他们还是向物质现实妥协。在最后的结尾,我们看到张慈出国了,她的同伴们本来有不同的说辞,张夏平开始更是一脸不屑,可是最终我们看到这五个人,其中四人也都以不同方式出国。影片提出的主题总是让看过影片的人们感觉残酷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可以说一种沉重的主题。#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