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内心世界 《告白》影评
《告白》是由曾执导《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下妻物语》等影片的中岛哲也导演的影片,2016年上映,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轰动和反思。
故事讲述了一位中学女老师在校园游泳池内发现自己的四岁女儿意外溺毙,后来经她私下调查,原来是班上两位学生谋杀的,但杀人动机实在荒唐。痛失爱女的老师辞职,不向警方申请重新调查,而在结业式那天向全班学生告白真相,并透露了她的复仇计划,在仇人的心底种下恐怖的种子。
我认为这个影片最出众的地方,在于所塑造的几个主要的人物,影片着力于剖析每一个人物的心路历程,将人性绝望、残忍的一面以十分犀利的手法展现给观众。故事从许多人都十分熟悉的中学教室开始,人物以非常日常的面貌登场。然而就在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人的表象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内心世界……
【女教师】
森口老师是这部影片的开题人,她在一开始就讲到了自己的身世。单亲母亲,成为单亲母亲的原因是,就在怀孕并准备结婚之际,她的未婚夫被检出HIV阳性,虽然之后森口的检测表示她并没有被感染,但他们还是决定取消婚约,只生下孩子。孩子一周岁后,她回到工作岗位,此后一个人抚养孩子到4岁,母女俩相依为命。然而女儿却死于一次溺水……
让她寒心的不仅是警方给出的“意外溺水”的鉴定,更是杀人少年满不在乎地向她——被杀死的女孩的母亲——洋洋自得的炫耀他的杀人过程这一行为,和凶手母亲对儿子行为的包庇,以及,由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即使起诉凶手,他也会因为尚是少年而逍遥法外这一事实。因此盛怒的森口决定自己动手复仇。
关于森口老师报复学生的设计,存在很多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老师的行为是真正的“复仇”,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老师是“教育学生”,因为影片的最后并没有向观众交待森口老师是否真的让少年A亲手炸死了母亲。最后台词“开玩笑的”,也许意味着森口只是为了惩戒少年A。
然而纵观全片,女教师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这种说法十分地一厢情愿,“只看到了她身为老师的部分,而没有看到她也是痛失爱女的母亲。”
个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对生活抱有希望,是在得到爱情、亲情、事业等成就时获得的,同时,社会的公平、公正、良心、道德等,决定着人们获得这些成就的信心,所有的这些,影响着一个人的幸福度,以及是否对生存抱有希望。
《告白》为女教师设定了多层的人生挫折:婚姻的破灭、工作的艰辛和不如意(从影片中班级的学生行为的散漫,性格的冷漠、病态可看出)、女儿的夭亡、法律的无能,以及凶手的残忍嚣张,重重雪上加霜,女教师正常心智与理性的泯灭,性格的变异,最终复仇行为的爆发便十分顺理成章,只要充分理解这一角色,“教育学生”的说法便不攻自破了。
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与之异曲同工,作者也是通过设计一系列足以泯灭她所有希望的事件,让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毁灭,从而体现角色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绝望,只不过祥林嫂在沉默中灭亡,而森口老师,在沉默中爆发了。
关于森口的“复仇方式”的特点是,她并不是直接让凶手偿命,而是通过心理折磨,使两个少年的心理完全崩溃。
少年B因为本身的脆弱,在得知自己喝了带有HIV病毒的牛奶时就崩溃了,辍学在家躲在房间里,蓬头垢面,大喊大叫,推开母亲,疯狂地擦洗自己用过的物品,全然一副小疯子的模样。而森口老师依然不放过他,利用不明真相的新老师不停地家访,不断地撕裂着少年B的内心伤疤,最终他杀死母亲,走向彻底的毁灭。
少年A相比之下拥有更为坚强的内心,他仍然淡定地顶着巨大的压力来上学,但是老师还是抓住了少年A的弱点:她的恋母情结,和被母亲苛求、抛弃的心理创伤。明目张胆地揭开他的伤疤,并掉包他设下的炸弹,引诱他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不直接杀掉仇人?因为两位少年能以如此荒唐的理由杀掉别人(少年A是希望得到母亲的注意,少年B是希望不再被人当成懦夫),证明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既然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夺去他们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复仇,是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失去重要的东西的痛楚,那痛楚不是“啪”的一声那么简单,而是“轰”的一声振聋发聩的巨响。#p#分页标题#e#
森口老师清楚地洞悉着学生的心理,但她不用这些知识谆谆教诲学生,而是利用它们来毁灭仇人。至于森口老师的行为是也非也,她是否是恶魔,是否是变态,在这部片子的范畴里讨论完全没有意义,人性至此,必有其必然。
【少年A】
两位少年凶手,少年A修哉和少年B直树,相比起来我对少年A的故事更有感触,为了避免生搬硬套,在此只专门说对少年A的看法
少年A的故事,从头到尾满满地写着母亲两个字。他的母亲是天才学者,为了他而不得不在家抚养孩子,她将失去事业的遗憾和望子成龙的心切一股脑地加在了少年A身上,教育方法急躁粗暴,学习上的一点迟缓愚钝就会招致她疯狂的打骂,之后,她还是抛下了孩子离开了家庭,妈妈离去的背影是少年A心中永远的阴影。
少年A有的,是继承自母亲的才能与对母亲的崇拜和眷恋,少年A没有的,是对于爱的感受和感知人情冷暖的最基本的人性。为了吸引他人,主要是母亲的注意力,他从发明小玩意,到虐杀小动物,到最终杀人。
少年A的童年,像所有孩子一样渴望母爱,然而他的母爱是什么样子的呢?没有温暖的怀抱和温柔的话语,有的只是在学习上苛刻的要求与母亲不停宣泄的负面情绪。可以说少年A得到的,是一种畸形的,非正常的母爱。
母亲是人生命的第一人,母亲为一个人的性格三观打下基底,母爱也是唤醒人关于人性、人情与生命概念的第一感情,母爱的畸形与缺失(而少年A的母爱正是不但有畸形,也有缺失),就像大楼少了钢筋骨架,往往导致了一个人整个精神的扭曲与脆弱。
也许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作祟,也可能是潜意识里对于精神上有缺失的不安,少年A从未放弃对母爱的追求。母亲走后,他认真地读起母亲读过的书,借此感受和母亲血脉上的联系,并且一心想出人头地,博得母亲的赏识。
但人情温暖的缺失,让他毫无顾忌地选择了虐杀生命的手段来达到获得母亲关注的目的。相信很多人都认为全片中最令人发指的情节之一,就是他向被他杀害的小女孩的母亲洋洋得意地说着自己采用的手段那一节吧。这种并不知恶为恶的邪恶,可能让相当一部分仇杀、情杀之类的犯罪都相形见绌,令人不寒而栗。这种邪恶与某些冲动、过激所造成的恶相比,是真正的对生命无概念的漠视。人,这个词从一开始就没有刻在他心目中,而这与他从小得到的冰冷生硬的母爱脱不开干系。
之后他准备炸掉学校“辉煌一把”的行为,更加进一步地说明了,他对“引人注目”的近乎偏执的追求,因为母亲新婚所意味着的完全的抛弃,最后一丝由本能支撑起来的残余的温情也因此被消逝殆尽,“成就欲”全面接管了他的内心,“命”在他心中已经被挤得不见影子了,此时的他,也恰如那枚炸弹,随时都会对这个世界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为母亲,他有了奋斗的目标,然而也是因为母亲,他选择了背弃人性的实现方式,最后母爱幻想轰然坍塌,他的母爱,与爱无关,只是一副空壳。
【同学们】
《告白》全片另一处让我觉得寒冷到极点的一处,是几位主角所在的班级。首先是影片一开始,森口老师顶着全班的吵闹讲着自己的身世,讲到女儿被杀时,也只是让他们稍微停顿了一下,整个过程就像看一出戏,事不关己,毫无所谓。第二是凶手的身份被戳穿后,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号,肆无忌惮地欺负少年A,并且欺负的人可以得到加分,大家争相比着谁得到的分数多,而一个向老师报告,欺负人分数最少的女生,被划为少年A的“同党”,也成了被欺负的对象。
这与人们心中纯真、阳光、英姿勃发的少年形象相去甚远,人们一惯的思维认为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怎么会如此的冷漠、残忍、伪善。
然而正是这一点,我想起了刘慈欣老师所写的《超新星纪元》小说里描绘的情景,一个只有孩子的世界,孩子拿着大人留下的兵器,在南极大陆展开了“奥林匹克”,其实就是杀人游戏,无数的孩子在这场“游戏”中身首异处、尸骨无存。
以下是摘自其中的一段对话:
【眼镜对华华和吕刚说:“有一个问题,请你们诚实地回答:你们小时候真的从内心深处珍惜过生命吗?”
“没有。”华华说。
“没有。”吕刚说,“同爸爸一起在部队的那些日子,我每天放学都与周围的农村孩子一起打鸟抓青蛙,看着那些小动物死在我们手上,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别的孩子也一样。”#p#分页标题#e#
眼镜点点头:“是的,真正认识生命的价值需要漫长的人生体验,生命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远没有在大人心中那么高,奇怪的是,大人们总是把孩子同善良啊和平啊这些最美好的东西连在一起。”】
这一段对话我感到正和电影里这一段的情景吻合。这正打破了人们一贯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概念。人对生命的认识并非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不断的教育和各种人生体验才会建立起来,当人慢慢长大,拥有越来越多回忆和与身边的人的羁绊的时候,才会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概念。森口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一个“命”字,正是因为,她非常清楚在座的学生们并不能真正的认识到这个字的含义。
这个年龄的人有他们特有的残酷。
十几岁的孩子,比幼童多了一些常识知识,但又比快要成年的少年少了几分成熟和人生经历,他们初懂得世界是什么,却还没有懂得该如何对待这个世界。片中的少年凶手,出自这个年龄段,也可谓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