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甄嬛传 影评
宫斗剧我看得也少,这几天看金枝欲孽,和才看的甄嬛传比较起来,有意思。同为佳作,尽管两部剧都被简单定位在宫斗,但较真起来,却有截然不同的创作立场和欣赏趣味。相比之下,金枝欲孽是一部正常的、俗套的,又富有娱乐性的剧,而甄嬛传和它建筑起来的整个斗争,则残酷得让重口青年也有些吃不消。
不考虑剧里那些一厢情愿又格格不入的善恶论,那么后宫甄嬛传能称得上是一部考特剧。雍正的后宫,就像是一个封闭的铁笼,嫔妃们在里头你死我活不择手段。宫中斗争,与铁笼中的困兽残杀并无二致,只是每个人物加上政治的、阶级的、出身的、个性的种种因素,斗争更显得手段丰富和结局残酷。
看甄嬛传,你会发现这剧里并没有善恶观,更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观。这戏里纯粹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残杀,不是智力游戏,而是残杀的猎场,胜者的奖品是权力和生存,败者就只有羞辱和死亡。
起初,我以为甄嬛传是一出悲剧,但后来想,它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惨剧,在甄嬛传里,那些死去的人,甚至不完全就是斗争的参与者。在皇后华妃之外,创作者安排了很多无关者的死亡,来建筑一个惨烈斗争下的权力体系。比方淳儿之死,就能称得上是给考特剧定调的死亡事件:一个人只要成为权力争取者的阻碍,那么她就有了被杀死的理由,猎场里没有无辜者。
安陵容之死,更加寓意丰富,她的死亡多少带有阶级决定论的色彩。在甄嬛传的斗争逻辑里,出身底层的人只有“安身立命”才是被赞赏的,比如与安陵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槿汐和剪秋这样的人,她们同样出身底层,在宫里的生存之道,不是自下而上的反动,而是做一个“忠仆”。
安陵容的悲剧,在于一个身处权力体系底层的人,却有了向上攀爬的野心,那么她就只能沦落为上层派系斗争的工具。小人物在权力斗争的猎场里,只有跟住主子一条路,因为权力的斗争仅限于上层,是上层的斗争才直接决定她们的生死。正因此,安陵容无论是跟甄嬛、跟华妃、或者跟皇后,她都只能是工具,她的结局也只能是死,不只要死,且要死的惨烈。因为她的死,就是宣告了权力塔中自下而上之路的死掉。
在这剧里,创作者赞赏并美化槿汐这样的忠仆,就是在建筑一个泾渭分明的权力塔,正是安陵容的尸体,和败了和主子一起死、胜了吃主子赏的一根骨的忠仆们,一起构成了权力塔的底座。
甄嬛传在每一个方面都放大权力的威胁和诱惑。不像那些残肢横飞的血浆考特片,甄嬛传并不只是让权力斗争失败者去接受死亡。大BOSS皇后被安排生不如死,斗争的失败者不只是死亡,更是羞辱。正因为剧中人对权力的无限渴望,在拥有权力之后才更加肆无忌惮的杀戮和羞辱,这就是甄嬛传里的畸形权力观。
而在这样的权力斗争里,上层会拥有帮凶和忠仆,根据需要,会集结成为帮派,权力的拥有者,可以随意的伤害和羞辱权力体系中的失败者和底层。安陵容之死,是整部甄嬛传无尽头的死亡事件中,最为惨烈的一个。她的死是因不愿安身立命,不愿只做忠仆或者斗争的工具。然而底层小人物向上的反叛,却正是金枝欲孽这样正常剧会赞赏的对象,假如安陵容在金枝欲孽的后宫里,那么她有机会做陈豪、张可颐,甚至佘诗曼那样的人。
与金枝欲孽这样正常的剧比起来,一部甄嬛传,完完整整拍的就是个权力斗争,整部剧的发动机,就是对权力的谄媚。处在斗争漩涡里的人,没有一个人是正义的,即便是加上了主角光环的甄嬛。这里没有正义自由公平良知,只有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