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文艺常识音乐考题 名词解释
1、标题音乐:以文字或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其渊源可上溯至16世纪以前。19世纪上半叶因欧洲浪漫音乐家的提倡而大盛。标题音乐的名称也于此时产生。重要的标题音乐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等人。
2、主调音乐:复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其中有一个声部旋律性最强,处于主要地位;其它声部则以和声等手法对主旋律进行烘托和陪衬。
3、歌剧音乐:欧洲17世纪以来一种社会影响较大的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体裁。欧洲18、19世纪的歌剧音乐一般包含有序曲、幕间曲、咏叹调、宣叙调、合唱、重唱等。
4、交响乐队:近代大型管弦乐队。通常由下列乐器组成:(1)弦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2)木管乐器,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大管等;(3)铜管乐器,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4)打击乐器,包括定音鼓、三角铁、钹、大鼓等。有时根据作品需要对乐器进行增减。交响乐队的规模从数十人到百余人不等。
5、主题:指乐曲中具有特性并处于显著地位的音调。它有较强的独立性,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概括性。优秀的音乐主题往往蕴藏着丰富内涵。有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更多的作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分别代表不同的性格并造成对比。主题常在乐曲的开头出现,但有时它的全貌要在整个作品不断展开中才能显示出来。
6、曲式: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面总结的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曲式的主要类型大致可分为复调曲式(如:赋格曲、卡农)和主调曲式(如:回旋曲式、奏鸣曲式)两种。
7、圆舞曲:又称“华尔兹”(Waltz),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曲,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个成对旋转。18世纪后半叶始用与城市社交舞会,19世纪风行欧洲各国。其特点为:三拍子,节奏明显、轻快,旋律流畅、热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8、夜曲:原指一种流行于18世纪欧洲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其风格明快典雅,常在夜间露天演奏,与“小夜曲”类似;海顿、莫扎特都写过此类作品。19世纪以来的夜曲则多指钢琴小曲,通常具有宁静、沉思的抒情特色;常以分解和弦为伴奏,偶尔也有合奏或乐曲。肖邦、李斯特等都写过著名的夜曲。
9、群众歌曲:在中国音乐史上,群众歌曲是为大众歌唱创作的歌曲。其内容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常在群众性活动中演唱。群众歌曲的音乐结构以简单、小型者为多,音域不太宽,多采用齐唱或简易合唱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