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音串位
声音和画面内容上的组合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在时间配合上可以同时也以不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声画应当是同时性的,有时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情绪,制造特殊气氛,便让声音先于画面或后于画面出现,形成声画对位上的时间差,这便叫声音串位,它又分串前串后。
1、声音串前
声音先于画面出现这叫串前,在《爱国者》中有多次声音串前的镜头,每次表现战争前,都是苏格兰风笛演奏的进行曲响起,然后画面才出现两军对垒的厮杀场面,这种声音串前,就表现出了战争的一触即发性和连绵不断性,营造出炮火连天战争氛围。
2、声音串后
画面已经隐去,但音响还不绝于耳,这种情况较多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一场浩劫过后,人们由于恐惧惊吓而形成了心理失衡,精神异常,耳边老是出现浩劫时的声音,说明人物还没有从噩梦中挣脱出来。
如《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这样一个串位,一场激战过后,我军有重大伤亡,烈士们静静地躺在一间大屋子里,老大娘在给他们净身,大嫂们在撕扯白布包裹遗体,随后一排排裹上白布的烈士被慢慢地推出画外,然而撕布声却依然存在,且音量越来越大,充斥整个银幕,此时布声震动着每位观众的心,因为大家都明白,每扯一块白布就意味着多了一位烈士,虽然烈士的画面已经隐去,但随着哗哗的扯布声,该画面在观众脑海中却在继续扩大,这组声音串后的镜头,在审美效果上优于声画同步,原因就在于画面隐去,银幕上就有短暂的空白,让声音充分发挥作用,观众在听其声时也有时间去感思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