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成长题材电影
《朱诺》
《朱诺》和香港电影《早熟》有些类似,都将视点转向了少女未婚先孕的话题。这个问题看似很有争议性,事实上随着观念的变化,目前经历过这个事情的女生越来越多,问题本身日渐普遍。只是在面临这项问题时,基本上女孩子都选择了去医院做掉。国内注重传统,观念的开放在你犯了错误时它就显得万分狭隘。如果可以少些道德上的批判,或许对于这些女孩子而言可以少些伤害,她们可以做出更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然而,我们更希望能从一开始就避免出现伤害的可能性。
《风雨哈佛路》
1996年,莉斯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进入哈佛学习,成为这座世界学府之首中的一员。这个你或许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当你知道她的家庭背景时,你大概就就改变你的想法了。父母吸毒、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17岁开始用2年的时光学完高中4年课程。这些都是莉斯的真实经历。
《风雨哈佛路》用第一人称为我们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将一个苦难女孩的不凡经历搬上银幕,用她来象我们证实一个简单的道路:有梦想,谁都可以走下去。
布熊莱希莎斯和莉斯都能走下去,你我又有什么不能呢?
《青木瓜之味》
女孩梅的成长史是一个奋斗史。越南导演陈英雄用自己独具表现力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出身贫寒,卖身为奴的女孩的生命历程。《青木瓜之味》对焦的还是苦难的成长背景,除了家庭本身的悲剧色彩,梅所遭遇的还有战争乃至整个社会时代的不幸。电影没有要把故事延伸的太远,导演的风格也决定了这不是一部要以小人物去表现大时代的影片。宏大的命题不是《青》的诉求,它要表现的是一种美,一种女性之美,一种柔刚并存的极具意蕴之美。影片除了感动,还有一丝飘离世尘之外的诗意。
《洛丽塔》
如果谈及少女成长问题,少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实在说不过去。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洛丽塔》所具有的社会意义要远高于它本身的艺术价值。对于“洛丽塔”而言,它代表的不简单是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芳名,更代表的是一种符号。生活中,遇到此种事件的情形并不多,符号化的它指向的多是一些隐蔽性的心理。和《成长教育》不同,这里呈现的是真切的畸形心理情结本身,而不是那种迷失自我的错觉。就个人而言,该情结可以理解,但不宜提倡。
《十三棵泡桐》
泡桐中学女生何凤的成长经历很真实,但却不是主流。
青春时的那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谁年轻上学那会没个冲动啥的,即便没啥冲动,那也少不了萌动。喜欢《十三棵泡桐》,就是因为它展现出惨烈的青春记忆。何凤的叛逆是可以理解的,回想起来,中学时那些在校园里游荡的所谓的“痞子”们,心中也都装着自己的原则与想法。他们那时选择的姿态是很自我的,但也必然是和被迫压抑万千本性一心学习的主流们是不符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最近人气颇高的短片《老男孩》,细细琢磨,其实它的火爆很巧妙,挂上理想的招牌基本上都能买个好价钱。
《玛丽和马克思》
选择这个,有三个原因,一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二是它是个黏土动画,三是它具有代表性,并且温情。女孩子封信封口是个很常见的动作,相信有蛮多的女孩子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交笔友的经历,她们通过一封封真情可爱的信来连接着自己对于整个社会的想象。某种意义上,与笔友的书信往来是女孩子身心成人化构建的启蒙方式。生活在澳洲的8岁的小玛丽和生活在美国的马克思就通过书信的方式联系上了,他们这段特殊的情谊一直持续到马克思逝世。当长大成人后的玛丽亲自来到美国,看到帮助自己成长的马克思已经逝世时,她的情感简单而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对于朋友离去的悲伤,说复杂,是因为那种回忆成长旅程而交织不清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