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8月,田方从大城市来到西北的黄土地,很快被延安蓬勃向上的生活和朝气所吸引,那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文艺工作者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刚到延安时,他参加了修窑洞的劳动,一年后被组织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艺术指导科科长。他在这里如鱼得水,既是领导者,又是演员,还是舞台监督。《日出》《佃户》《带枪的人》《粮食》等话剧中,田方几乎都是主角。几十年后,谈起话剧《日出》,作为田方的战友和爱人,于蓝仍感奋不已:“1940年元旦,我尚在女大学习,延安上演了王滨导演的《日出》,轰动至极。我看了《日出》真是感到‘震了’!艺术水平惊人!”至今于蓝仍感到这是她看过的《日出》中最好的一台。“不论演员的选择和舞台调度,或是节奏气息和生活气息,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剧中潘经理、陈白露、胡四、翠喜、黑三、小东西,他们的形象没有一个不惊人!而其中田方扮演的是黑三,使我睁大了眼睛喊出‘他真是一个好演员’。因为他一向是扮演硬朗的正面人物,使人敬重信服,今天他一下变成凶残的恶霸,他的演技使我从心里佩服。”
延安是田方生命中最难忘的岁月,他在这里不仅收获了革命,拓展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我听于蓝讲起他们相爱的故事。
于蓝是1938年10月24日到达延安的,那年她17岁,在延安抗大和女大学习。不久她就在反映“一·二九”运动的话剧中扮演学生运动的领袖沙红。因为她本人就是学生出身,又在北平读书,因此表演得很有生活和感情。领导发现了她的表演潜质后把她调到了延安鲁艺。在这里她邂逅了田方,成为朝夕相处的战友。一天有位老师悄悄对她说:“你知道吗,有个人很喜欢你,你猜是谁?是田方。”
老师的话在于蓝心中荡起了涟漪。早在北平上学时,她就看过田方的《壮志凌云》,他觉得田方的表演很好。更有缘分的是来到延安后,她看的第一个话剧是《到马德里去》,她惊讶地发现,主演竟然是田方。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休息时,于蓝听到有人说,田方是一个明星,却很随和,没有架子,是个好人。这些于蓝都有同感。而在得知田方喜欢自己时,她才感到其实自己也很喜欢田方,喜欢他的气质,佩服他的演技。于是,两颗心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也有人对她说,田方人虽然不错,可毕竟结过婚,还有两个孩子,你为什么非要跟他呢?还有些朋友因为看了田方扮演的黑三有些担心地说:你跟这样的人结婚太可怕了。于蓝笑了,这是演戏啊,而且田方第一次演反面人物就演得这么好,不正说明他是一个戏路宽广的优秀演员嘛。她下定决心,只要爱了,就执著地爱下去。事实证明于蓝没有看错人。在一次散步时,田方向于蓝讲述了自己的家事。田方17岁那年,由母亲包办和一位姑娘成了亲。虽然不是自由恋爱,但心地善良的田方待她很好,抗战前,她不幸因病去世。于蓝认为这些对他们的爱情没有什么影响,只要彼此相爱就足够了。
1940年,田方和于蓝在延安鲁艺结为伴侣。婚礼非常热闹,同志们吹着唢呐,打起锣鼓,一批批的战友前来祝贺。婚后,他们夫妇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出小鲁艺到大鲁艺即人民大众中,在大广场上演出,唱秧歌戏时,群众在后面跟着唱。那欢快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在延安还有一件事情让田方兴奋不已,那就是参加已载入中国革命文艺史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座谈会1942年在延安大礼堂举行。田方有幸出席了会议,会议结束他回来后十分兴奋地对于蓝说:“闭幕时,宣布大家一起和毛主席合影留念,大家非常高兴,但是谁都不好意思坐到主席身边,我不怕,我就要坐到毛主席身边,靠近他,紧挨着他右边。”于蓝也被他对主席的感情所深深感染。如今这张由吴印咸拍摄的照片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录和资料。
田方对毛主席的感情完全是发自内心的。1938年他刚到延安时,因为青年人太多,已经住不下了,组织让他们到离延安不远的抗大分校,但田方一定要留下,他心中有个小秘密就是想见到毛主席。正好当时延安有些年轻人要在山岗上为抗大建窑洞,田方便留下来跟着一起劳动,手上磨出了血泡,内心却十分快乐。现在他不仅见到了主席,还坐在主席身边,他怎么能不高兴呢!#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