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创作
主要内容:
本课程在《导演理论与技巧》运用声音与画面技术元素的视听语言技巧技能教学与学习基础上,进而借助、并深化这样一种技术性 较强的声画语言的学习,以完成具有文学的与技术的二者完整整合意义上的、属于作品整体性叙述与表达范畴的创作技巧和技能的 教学与学习。因此,作为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一是强化对文学的、视听的两方面技术元素的整体性整合,及有机地、富有张力地呈现;二是强调导演创作观念与艺术/哲学观念的个性化呈现。
选用教材:
《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 郑洞天 谢小晶 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
参考书目:
《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 郑洞天 谢小晶 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
《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 [美]迈克尔·拉毕格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
导演理论与技巧(上)
主要内容:
《导演理论与技巧》课程总的教学内容,主要概括了:一是懂得影视导演创作的基础理论;二是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技术元素 与基本创作技巧。因此,作为《导演理论与技巧(上)》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一是对于影视导演,包括影视导演艺术和影视导演工作的概述,即:影视导演的创作特质与工作特质,影视导演的个人素质与工作素质,影视导演的基本工作范围、及相应分工,影视导演的基本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二是运用具有造型性和视觉张力的画面元素,及具有张力和表现力的蒙太奇语言(包括不同类型的蒙太奇语言),以完成基本的叙述与呈现的训练。
选用教材:
《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韩小磊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年
《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 [美]迈克尔·拉毕格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
参考书目:
《导演电影》 [美]埃里克·舍曼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电影语言的语法》 [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年
导演理论与技巧(下)
主要内容:
《导演理论与技巧》课程总的教学内容,主要概括了:一是懂得影视导演创作的基础理论;二是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技术元素与基本创作技巧。因此,作为《导演理论与技巧(下)》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一是继续深化声画技术元素的学习,包括:空间调度、镜头语言、声音,以及声画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整合——剪辑;二是作为走向对文学的、视听的两方面技术元素的整体性整合的过渡,而对影视文学性元素的声画技术性呈现的技术元素的掌握,包括:情景与情境/场面组织、事件/物件(细节)。
选用教材:
《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韩小磊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年
《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 [美]迈克尔·拉毕格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
参考书目:
《导演电影》 [美]埃里克·舍曼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电影语言的语法》 [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年
电视纪录片创作
主要内容:
本课程学习中外纪录片的历史与现状,纪录片观念的演变与发展,纪录片的重要流派及美学特征,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特点与结构要领,电视纪录片的选题要求,不同类型纪录片的结构方式和拍摄手段,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前期谋划及后期制作的具体程序。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手法,对非虚构类影视艺术样式有一个全方位的初步把握。同时也训练独立制作电视纪录片的能力 。
选用教材: 《电视纪录片制作》吴保和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年
《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方方 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年
参考书目:《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国 埃里克·巴尔诺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视纪录片论语》高峰 肖平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9年
《纪录电影文献》 单万里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年
电视节目制作基础
主要内容:
由两大部分内容交融、结构成一个整体:就纵向而言,简要描述电视节目的三个制作阶段:前期——拍摄文本和导演构思的形成、拍摄筹备与准备的过程,拍摄期——现场拍摄过程,后期——声画后期制作过程;就横向而言,简要介绍电视节目的三种制作方式 :ENG(ELECTRONIC NES GATHERING/电子信息采集)、ESP(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电子现场制作)。以此涵盖电视节目制作的整个过程与基本特征。
选用教材:
《电影和电视制作/Electronic Moviemaking》 [美]林恩·格罗斯 里拉·沃德 著 华夏出版社 2001年
参考书目:
《电视现场制作与编辑/Video Field Production and Editing》 [美]罗纳德·J·康姆潘西 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
《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 黄匡宇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电视片读解
主要内容:
本课程选择各种门类、样式的电视作品进行分析读解,将分门别类地梳理中外电视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典型作品,探讨不同时期作品在技术形态、传播形态、文化形态的特质与得失,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培养学生敏锐的读解和分析、评判能力,同时,在学习和借鉴中,提高创作能力。
选用教材:《世界电视前沿》 汪文斌 胡正荣著 华艺出版社 2001年
参考书目:⑴《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⑵《电视节目学概要》,壮春雨著,浙江大学 出版社2001年版;
⑶《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刘书亮等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⑷《音乐电视导论》,何晓兵、郭振元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⑸《电视广告》,王诗文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⑹《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游洁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⑺《实话实说的实话》,时间、乔艳琳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⑻《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美]吉妮·格拉汉姆·斯克特著,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多媒体创作
主要内容:
这是一门关于后工业数码时代媒体本体技术、媒体呈现技术、媒体传播,及新媒体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使学生从宏观的层面把握现代媒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现代媒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同时从微观层面掌握这些新媒体运作和行为的具体特征,使学生具有对于现代多媒体、现代高科技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判断力。因此,本课程具体教学内容:探循多媒体创作的形成轨迹,介绍、并解析优秀和经典多媒体作品,及其通过作品所透现、折射出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艺术观念,剖析多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选用教材:《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 [美] 罗杰·菲德勒 著 华夏出版社 2000年
参考书目:《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 张文俊 主编 学林出版社 2002年
《数字化商业——如何在网上生存和发展》 [英]雷·海蒙德 著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
节目编辑与制作
主要内容: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大致掌握电视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电视制作技能,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初步了解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对于之前学到的拍摄、剪辑、合成制作等基本技能进行一次综合运用。
教学内容为三大部分,即理论课,通过对大量短片和纪录片片断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创作理论与技巧;练习课,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电视摄制的要领,真正掌握短片剪辑合成的基本技法;创作课,通过指导教师对学生构思的导引和修改,对学生作品的讲评,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影视创作、制作的能力。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用教材:无
参考书目:《电视制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李平云著)1995
摄影
主要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摄影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课内、课外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具备拍摄各类摄影作品的能力。教学内容为三大部分,即理论课,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技巧和构图的基本原则;练习课,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摄影中光影控制、创作的要领,真正掌握相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创作课,通过指导教师对学生构思的导引和修改,对学生作品的讲评,使学生具备鉴别构图优劣的能力和判断拍摄质量的能力。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 材:无
参考书目:《摄影技术千题解答》广西美术出版社(温宁)1995
《摄影技术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徐国兴)1993
主要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摄像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课内、课外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像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具备短片拍摄的能力。教学内容为三大部分,即理论课,通过对大量影片片断和纪录片片断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摄像的基本技巧和构图的基本原则;练习课,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摄像机镜内、镜外运动的要领,真正掌握摄像操作 的基本技法;创作课,通过指导教师对学生构思的导引和修改,对学生作品的讲评,使学生具备鉴别构图优劣的能力和判断拍摄质量的能力。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 材:无
参考书目:《影视摄影技巧与构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郑国恩、王伟国著)1993
《电视色彩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刘恩御著)1991
《彩色电视摄像机与录像机》复旦大学出版社(徐梅林、王绥祥著)1996
影视剪辑
主要内容:
由两大部分的内容交融、结构成一个整体:就纵向而言,简要描述影视剪辑发展至今经历的四个重要历史时期,及对应的剪辑艺术美学观念的变化;就横向而言,在讲述影视剪辑技巧的同时,以视听语言构成的基础——“蒙太奇”,及技巧构成的基础——“动作剪辑形态”为核心,在深入分析研究“语言”和“剪辑技术元素”基础上,详细考察对应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二种剪辑形态——“情绪剪辑”和“理念剪辑”对传统技巧技法的进化与突破。因此在教学中:一是理性地了解影视剪辑与剪辑艺术基本发展、 创作观念演进的过程,以及每一过程的基本特征;二是在经典作品分析基础上,感性地掌握视听语言的具体技术性构成,尤其“ 动作形态”基本剪辑原则与技巧、“情绪形态剪辑”和“理念形态剪辑”的特征,并融会贯通于电视节目诸种基本样式形态之中。
选用教材:《电影电视剪辑学》 傅正义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参考书目:《电影语言的语法》 [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年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 [美]加里·安德森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3年
《电视画面编辑》 何苏六 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
电视剧写作
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电视剧的发展、艺术特性及主要元素;介绍电视剧写作的一般创作原理和技巧;介绍类型电视剧的创作态势和创作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电视剧艺术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状,从一般的创作原理和规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写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有关写作辅导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在分析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电视剧策划文本、电视剧剧作文本的写作,从而为学生参与电视剧写作和运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选用教材:《电视剧写作概念》姚扣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曾庆瑞、卢蓉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电视剧作理论与技巧》孙祖平著,《电视电影文学》2000年1-6期。
《影视类型学》郝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杨静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论通俗文化——美国电视剧类型分析》苗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电视深度报道
主要内容:
课程以理论教授结合实际操作为教学原则,以中外知名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为实例,如CCTV的《新闻调查》,凤凰卫视的《社会能见度》和上视的《七分之一》节目,以及美国CBS的《60分钟》,ABC的《20/20》和英国BBC的《Hard Talk》节目等;以实际案例观摩与分析,结合课堂讲授与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以及不同节目样式的操作模式;并以分组练习的形式,让每一组学生自定选题,合作创作一档三十分钟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辅之以不定期邀请电视媒体专业人士作相应的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这一类节目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
主要内容:
本课程以讲授广告创意规律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为主,同时涉及广告策划的编写、实施流程等具体实务性内容。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广告创意方面,以文案的创作为主要讲授内容。引入大量国内外优秀的广告平面、影视作品;并引入心理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的知识作为激发广告创意灵感的触媒信息知识,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视角以及发散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广告策划实务必要的讲授,使学生对广告行业的运作模式有较为直接客观的认识;通过介绍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明确创意在广告策划流程中的位置,并对部分广告策划提案进行案例分析。
教材: 《广告创意策略(原书第7版)》 (美)A.杰罗姆·朱勒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参考书目:《创意——并非广告人独享的文字饕餮》 (美)詹姆斯·韦伯·扬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4
《大创意:与生俱来的戏剧性》 鹏程、梁岩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孙大伟的异想世界》 孙大伟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
《有效的广告创意——从实例分析到理论探索》张树庭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科技发展史
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轮廓,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重点介绍历史上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影响和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探究科学思想的渊源以及科学和社会、艺术的关系,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科学素养,具备应有的科学素养。
选用教材:《简明科学技术史》 江晓原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参考书目:《科学史》, 丹皮尔著 李衍译, 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2年
《科学文化史年表》 汤浅光朝编 张利华译,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9年
《近代科学的起源》 巴特菲尔德编 张丽萍等译,华夏出版社 1996年
主要内容:
本课程通过对国内外电视制片历史、电视制片种类、制片工作流程的剖析,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初步了解电视制片管理的理论与技能。课程采用课堂系统教学与个案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具备一定电视制片能力、掌握基本的制片流程和操作能力,为今后担任制片人打下初步的基础。
选用教材:《独立制片》【美】格里格雷·古德尔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
参考书目:《中国应用电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
《电影制片手册》[美]威廉·亚当斯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9年
《制片指南》[法]马克·格多斯多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年
中国文化思想史
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思想史不仅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学科,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政治、科学等专门史,也是一门高度智慧的学科,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中人类思想的高度总结和提炼。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思想有一个宏观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艺术创作和实践中具备较为广博的文化视野和理论基础。
选用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参考书目:《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王力等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
电视文艺节目策划
主要内容:
电视节目是一个庞大、有序的系统,凭借电子技术和从业者的智力,把人类的生存状况和欲求需要,分门别类地转化为种种由图像和声音构成的意味画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电视节目存在的方式和策划、创作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文艺节目的能力。
选用教材:《电视节目教程》(自编)孙祖平
参考书目:《电视栏目解析》,石长顺,华中科技大学,2003年2月
中外文学史
主要内容:
讲述中国文学及欧美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古希腊文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欧美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内容。简要比较中西方文学的特点,分析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介绍一些著名的文学流派及创作手法,以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于思想及手法方面有所借鉴。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教 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徐中玉 金企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 徐葆耕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参考书目:1.《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2.《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简史》 李明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视觉艺术
主要内容:
针对人类艺术演进至“机器复制”时代,美术与戏剧、电影、电视以及形态各异的通俗文化和流行艺术,在诸如“形与色的结构” 即视觉层面,历史地建构起艺术传通全新的语言“共同体”,由这崭新的文化事象为学科缘起,本课程将艺术、艺术家、作品与社会、公众、文化行为之间视觉传通关系的发生发展,立足于人类视觉的生理-心理机制与审美心理机制的揭示,来确立其变幻莫测的视觉关系的艺术规定性。以此为科学基础,本课程大致分析基质不同的媒介诉诸于视觉所生成的互为差异交相融合的艺术表达方式及其语言形态;概括阐述人类视觉传通自远古洞穴壁画至图象/影像时代,具有历史的多样性和暂时性构成关系的艺术演化轨迹。目的在于使学生逐步深入认识现当代“大美术”、“大戏剧”等新观念新概念的具体内涵,而不致使其成为空泛的流行词或空洞的时尚语;由是而在各自今后的艺术创造过程中,逐步具备科学的史论观测力与自觉自由的艺术构成能力。
选用教材: 《视觉艺术导论》 王邦雄 上海戏剧学院教务处编印
参考书目:《人类的视觉》 荆其诚 焦书兰 纪桂萍 科学出版社 1987
《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 [美]鲁道夫·阿恩海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
《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 [日]中川作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
《视觉艺术的含义》 [美]E·潘诺夫斯基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中外电影史
主要内容:
本课程以电影诞生的艺术史背景与其不断确立自身艺术规定性、不断实现美学个性独立自存自由发展的历史演化轨迹为线索,对世界上主要影片生产大国的创作倾向和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作全面的概述。目的在于不啻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电影发展史脉络,更力图由系列化的史论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今后构建各自专业知识框架的可能性。为此,本课将侧重阐释各时期在电影的制作、传通过程中具有一时代特征的创新性艺术观念和视听表达方法,使其成为学生进入影视生产和流通市场的艺术资讯库。
选用教材:《世界电影史纲》 黄文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中国电影史》 陆弘石 舒晓明 文艺出版社 1998
参考书目:《世界电影史》 乔治·萨杜尔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5
《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2
《中国电影发展史》 程季华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
影片读解
主要内容:本课程在一般艺术美学与电影美学基础上,将电影语言学与传统电影批评学相结合,强调理论概括与技法技巧分析的高度统一,逐步发展成为崭新的更具艺术实践范导性的“电影语用学”课程。本课程以世界电影史上最具电影语言历史演进与变化发展趋势标识性的影片作为研究对象,以教师示范性分解阅读为主。目的在于使学生确切认识电影语言在影片中的实际构成性状及其历史嬗变轨迹;尽可能具体掌握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影片在美学个性上的差异,尤其是在艺术表达上相互之间既相对峙又互为承袭的内在联系 。从而,为今后从事创作而之前不可能由高成本影视编导来获取经验的学生,提供形成先期视听设计能力的可能性。
选用教材:《通向电影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参考书目:《世界电影史》 [法]乔治.萨杜尔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5
《蒙太奇论》 [俄]C.M.爱森斯坦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
《电影是什么》 [法]安德烈.巴赞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重点研读其中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完整电影”的神话》、《 被禁用的蒙太奇》、《电影语言的演进》)
《电影的本性》 [德]齐.克拉考尔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2 (重点研读其中的《导论》、《一般特征》、《尾声》)
《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 李幼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贾内梯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7
《电影的元素》 [美]李·R·波布克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
《艺术美学“集合论”》 杨剑明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重点研读其中的《论蒙太奇理论的缺陷》,《论纪实性是电影特性美 学进程的逻辑结果》)
广播电视史
主要内容:
系统介绍中外广播电视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动态,分析广播电视的技术特征、节目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和敏锐开阔的观察思路,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综合分析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广播电视文艺编导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的科技进步、传播媒介延伸、事业建设、运营体制兴衰、节目类型演变、盈利模式进化、社会文化影响、改革与发展趋势等。
选用教材: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参考书目:艾红红,《中国广播电视史初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陆晔 赵明,《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版;汪文斌 胡正荣,《世界电视前沿1-3》,华艺出版社2001年 11月版。
电视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理论与实践。通过课堂讲授、观摩讨论、学生作业和作业讲评,使学生了解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与创作规律,具有实际编导电视文艺节目的能力。教学内容有电视综艺节目、竞赛游戏节目、音乐电视、文艺访谈节目、电视文艺栏目的类型、结构、整体设计与空间形式,节目的创新规律和策划方法等。
选用教材:吴保和著《电视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朱宝贺著《电视文艺编导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张凤铸主编《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