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症结:剧本原创匮乏 编剧闭门造剧。编剧一边伸手索银,一边闭门造剧。委约创作是否行得通,原创剧本变得可有可无,剧本单一存在风险。演出机构加强了与上游产业链的融合。
伸手索银 闭门造剧 李法明 画
随着北京演出场馆这一下游渠道的加紧兴建,一直被电影业视为发展瓶颈的“剧本荒”问题,也在舞台上逐渐凸显。于是,许多演出机构加强了与上游产业链的融合。
一个时期以来,剧本荒成为困扰诸多剧院(团)的一大难题。北京人艺曾出重资征集剧本,但重赏之下虽有“勇夫”,效果却不理想。于是,剧院由“等米下锅”改为主动出击,约请作家创作,或策划选题请剧作家写戏。如约请诗人邹静之创作《我爱桃花》、《莲花》等戏,约请剧作家孟冰改编《白鹿原》。频频亮相的剧本征集能否缓解“剧本荒”?
委约创作是否行得通
据经常担任各种剧本征集活动评委的罗怀臻介绍,近年来的各种剧本征集虽然很多,但很多高级别的征集中一等奖往往空缺,证明征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通过征集获得的剧本排出戏来再获得高级别大奖的更是极少数。
最近,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北国剧社成立20年纪念演出《枣树》落幕之后,专业的制作人和编剧、导演都赞不绝口,一个小院围绕拆迁的事情,演出了几十年的世态人情,温馨喜悦,流畅清新。而创作者说,这出戏是按场次集体创作的方式,到了演出后还没有形成笔头文字。这的确让人惊讶。什么是好剧本?专家认为,这有很多的衡量标准,其中一个就是对现代社会要有感应。现在的编剧缺乏对生活真正的沉淀与洞察力,浮躁的社会氛围和过于浓烈的商业气息使得这些编剧成了工业化流水线上的一个操作工,没有了创造性。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教授周星告诉笔者:“所谓‘剧本荒’,主要是指好剧本太少了。”
少到什么程度?碰到一个好剧本,经常有几家影视制作公司动用各种人脉抢购版权,甚至不惜对簿公堂。有时候,就像冯小刚《一声叹息》中张国立所饰演的那个编剧一样,这些“高手”会被请到某个风景点的宾馆,电脑、稿纸、茶叶、香烟甚至牙签都准备齐全,还有专人伺候……如此不惜血本,就是希望有一个好剧本“横空出世”。
周星认为,现在的编剧队伍有两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文学思维与影像思维的衔接问题。作家兼职或改行当编剧是一个很时髦的现象,但问题是:这些作家虽然有很好的文学功底,却没有办法将语言影像化。毕竟文字和视听是两套语言体系,在两者之间进行转换需要下大功夫。另外就是文化意识与市场意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当前,一些编剧过于重视对文化的挖掘,对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为艺术而艺术”,最终曲高和寡;同时,一些编剧商业意识又过于浓厚,一味媚俗,忽视了好剧本需要内在精神支撑,“为商业而商业”,最终粗制滥造。从人才结构上来说,中国缺乏专业的编剧队伍。虽然编剧专业早已在大专院校设立,但学院式教学使编剧专业学生所学课程偏重于艺术素养的提高,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除了编剧自身素质,一些知名编剧缺乏自律意识也是阻碍好剧本诞生的因素之一。由于有“剧本荒”,因此对有点名望的编剧来说,业务有时多到没有办法应付,于是他们就使用“枪手”。笼络一批文字工作者特别是大学文科学生,以苛刻的要求签出编写合同,然后以低廉的价格收回,自己再做最后的统筹,赚取其中的差额,并横夺冠名权。
原创剧本变得可有可无
在传统的观念中,剧本是一剧之本,整个戏剧要由它作为坚实的基础。这一条,在大作家、老编剧们作为中流砥柱的年代是不可动摇的。老舍先生对于演员随意改变人物台词非常不快,愤然写下“改我一字,男盗女娼”;而老人艺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曹禺先生的作品每一次排演,一般来说只能为了压缩舞台演出的时间减少剧本的内容,二度创作者不能随便加入自己的文字。
在制作人制逐渐兴起之后,比较成熟的制作人把市场的观念引入戏剧制作的流程,一切都要为最后的环节――销售来服务,戏剧的商品属性进一步得到了强化。由于大部分编剧习惯于躲在家里闭门造车,不清楚观众需要的是什么,往往辛苦了几个月,剧本完全不能用。
一来二去,制作人索性把组织创作的权力握在手中,先确定题材,再确立明星制的运作方式,圈定有号召力的演员,然后找编剧按照确定的意图来创作文学剧本。投入排练后,制作人发现经验丰富的演员是最好的剧本改造者,他们排练中保留下来的东西已经足够形成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演出本。
一段时间以来,在很多戏剧从业人员的观念里,剧本原创的重要性变得可有可无。比较常见的是用具有专业技能的编剧来改编名剧、文学名著。老编剧们的作品已经成为当代的经典,收入了剧本选集,颐养天年;青壮年编剧投身电视剧和小说的创作,干得红红火火,临走时有点调侃有点发狠地说钱挣得差不多了再回来写戏;而戏剧学院培养出来的戏剧文学系学生,更是先谋生去也。一时间编剧缺席,优秀的原创剧本稀少。
据悉,由于待遇普遍偏低,目前的电影编剧人才流失严重,有名的编剧往往会去写电视剧,或者当导演、制片人;年轻编剧会觉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愈发心态浮躁、耐不住寂寞,陷入了收益与质量的恶性循环,致使电影故事平淡、乏味,反而让翻拍片、山寨片成了主流。
剧本单一存在风险
北京的剧作家现状则十分特殊,一方面舞台空前活跃,一方面编剧人才匮乏。除了北京人艺外,市属剧院团只有一个编剧,而且已渐入退休年龄。如此推算,真不知轮番上演的那些戏剧都是哪些神笔炮制的。
我们拥有众多的编剧、导演、演员,却为何总让我们看到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难道除了这些经典,就没有可看点了吗?以黄梅戏为例,从来都觉得黄梅戏舞台上不缺好剧目,翻开黄梅戏资料书一查看,琳琅满目的大戏小戏让人看不过来,熟悉的经典剧目那就不必再说,可是一些偏门的小戏对于资历不深的年轻人来说还是有认知上的困难。现在黄梅戏已经走上了市场化大路,演员不再无戏可演,观众想看戏也不会无处可寻。
黄梅戏的“草根”本质与“时代性”决定了她的剧本是取之于民间,源自于群众的。老百姓的生活中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但如今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剧创作欠缺,剧本的单一性总有一天会让人失去兴趣,如何定位影视及戏剧的发展方向,解决当前面临的剧本荒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