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杭州学军中学了解到,该校2017年的高三应届生参加全国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比例为25%,这其中,参加国内重点高校(34所“985”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就占了八成,相当可观。但参加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得这些重点高校的青睐。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告诉记者:“最终被这些重点高校认定加分的考生比例,约为报名人数的50%。”在镇海中学等几所省内顶尖高中,这一比例相仿。
顶尖高中也不过50%。也就是说,大部分报名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铩羽而归。高中校长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教育部规定自主招生名额不能超过高校本科招生计划的5%,高校无法随意做增量,所以即便在2016年的岁末,“三国杀”的主角们为“掐尖”掀起的“联考风”风力异常强劲,与往年相比,杭城重高报名参加自主招生的人数明显增加,可获得自主招生加分的人数变化不大,考生进名校的机会也并未较往年有所增加。
“在高考录取进程中,真正用到自主招生加分的学生很少,绝大部分学生不加分也能被目标高校录取。争取自主招生的加分,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买了份保险而已,不见得增加多少录取机会。”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说。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分析:“能从自主招生联考获益的,只有报考北大、清华等最顶尖高校的极少数尖子生。其实每年有实力考进北大、清华的浙江学生有一批,但两校的招生计划有限,真正能上的不过一两百人。究竟能不能上,不是考生的实力问题,而是看高考场上的发挥,少一分就有可能和心仪高校失之交臂。自主招生联考让尖子生们多了一次考试机会,大小两场高考降低了运气的成分,真正有实力的尖子生考上名校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至于其他学校,只是通过联考事先圈定了一批好生源,甚至有可能圈住比原来高考录取更好的尖子生,对学生来讲反倒意义不大,拿加分顶多是个心理安慰。”
这笔账让校长们对自主招生联考心存疑虑。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说:”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虽然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但没有被认定加分,这可能对部分心理素质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影响,对备战高考不利。”杭二中校长叶翠微说,“北约”、“华约”等联考招生,说得不好听的,就是在“整”学生,“不是吗,考试时间太长,难度太大,题量太多,学生考下来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