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9日讯
“只要考上‘国美’,人生就顺了。”在位于杭州滨江的考前培训画室里,复读两年的艺考生小朱告诉记者。他口中的“国美”,就是中国美术学院。
位于杭州美丽西湖边的中国美术学院,与风景相伴。但对未踏入校园的艺术考生来说,美丽的人生还没有展开。
在杭州滨江、转塘、浦沿等地,长期集中着数以万计的艺考大军,那一带也因此诞生了上千家考前培训画室。从昨天报名首日起,考生们开始一年一度的冲刺,而竞争是那么激烈——“国美”近几年的录取率始终保持在2%左右。换而言之,在100位报名的考生中,有98人注定要失败。
记者与他一起吃盖浇饭
小朱:我是瞒着家长复读的
小朱将要面对的是自己的第三次高考(Q吧),目标依然是“国美”。
第一次高考,小朱考上了浙师大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我喜欢做设计,我觉得自己能上‘国美’,所以我选择了复读。”第二年,在“国美”的综合设计专业考试中,他名列第一,却因为英语(Q吧)差了几分,再次失利。“最后只落到‘国美’大专线,我在家里憋了两个月,爸爸妈妈劝我读大专就可以了。”
小朱父母在温州经营着一家副食品厂,家境殷实,他又是家中独子。“从小到大,我都让爸妈很放心。”但小朱撒了一次大谎。他骗父母自己到“国美”读大专,其实他是在滨江的画室里复读。“他们到现在都不知道,我也不打算告诉他们。为了上‘国美’,复读是值得的。如果能考上,我相信人生会顺利许多。”小朱说。
两天前,记者遇见小朱时,他正走出画室,打算去附近吃个中饭。他所在的画室位于钱塘江一桥附近,在这条充满农民房、饭店和食品摊的小街上,有几十家画室。小朱熟门熟路地走进一家烤肉店,要了份6元的香菇肉丝盖浇饭。小朱告诉记者,这里除了实惠的小饭店,还有很多卖鸡蛋煎饼、包子、饭团的小食铺,同学们的午饭基本上都在这里解决。
记者走进考生宿舍
小孙:每月要花3000元
在杭州滨江西环路三台山画室周围的私宅里,到处挂着“有房出租”的牌子,大部分居民都辟出房子的几层,隔成几平方米的单间出租。他们最大的客户就是艺考生。
记者走进一间:一张塑料桌、一张小床和一个简易衣柜就是全部家当,没有电脑,也没有电视机,只有散落一地的颜料罐与墙上用透明胶带贴起来的作业。这样的单身房一般月租350元,比去年同期贵了100元。不过,能住单身房算很好了,大多数的考生都是四五个人挤在一个稍微大点的房间里。
21岁的考生小孙和4个一起来自湖北的高中同学,为了省钱,5个人挤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分摊每月850元的房费。
对于学画的学生来说,颜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三十瓶往往只能用上十天半个月。在画室附近一家的颜料店里,小孙不假思索地拿起两小瓶白色颜料,爽快地付了6元钱,“各档颜料的价格不一样,像这种比较好的,3元一瓶,便宜的一元多就可以搞定。一般来说,常用的颜色我会买贵的,其他就买便宜的。”
小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月加上学费、住宿费、吃饭和买材料,怎么也要花3000多元”。对月收入才4000元左右的他家来说,供养他考艺术专业实在是很艰难的事情。“现在‘烧钱’,是为了以后赚大钱。”小孙知道为了考“国美”,全家人都扛上了,省吃俭用就为了他。
记者与她聊聊天
小娟:30元吃了顿年夜饭
与“90后”的高三应届生相比,24岁的西安姑娘小娟,已经算是画室里的“老姑娘”了。“我特别享受画画的状态,只想着一辈子画画,那样就很满足了。”她笑得很灿烂。
“我从小就喜欢到处乱画,但直到高二才正式学习绘画基础。”高考结束后,小娟决定不读书,一门心思画画,没想到自己为此走了好长一段弯路,白白耗费了三年的青春。“我先花了一年跟着外面老师学画画,然后又来‘国美’成教学院学了大半年后才发现,只有考专业美院,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又来复读,重新参加艺术类院校的考试。”
小娟在杭州浦沿镇租了个小房间,每月房租260元。她每天骑车十多分钟去上课。这个除夕,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回家,大家凑在一起去附近的小饭店里吃了一桌炒菜,“AA制,最后每个人花了30元钱。”小娟说。现在她最大的遗憾,就是24岁了还要向家里要钱,“虽然家里经济还可以支持我,但心头的愧疚无法改变。我现在一定要努力学,才有可能弥补流逝的青春。”
“看着美院老师们生活,觉得那就是我今后生活的缩影。”小娟说,她看到老师经常开车出去旅游写生,令她心生羡慕,“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只是我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