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概览
(1949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17年间的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代表作 吴强的《红日》、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
短篇小说代表作 赵树理的《锻炼锻炼》、李准的《李双双》、峻青的《黎明的河边》、王愿坚的《七根火柴》、茹志鹃的《百合花》。
散文代表作 杨朔的《荔枝蜜》、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秦牧的《花城》、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
报告文学代表作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样板戏” 全称为“革命样板戏”,“文化大革命”期间由现代京剧等改编移植的一种戏剧形式。八个样板戏分别为: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