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教师曾是“臭老九”
60年代 “臭老九”老婆都找不着
关键句:我宁可嫁鸡嫁狗,也不会嫁给一个满口粉笔灰的臭老九
讲述:徐泽强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1960年,徐泽强从中央民族学院(即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本来应该要留在北京的,但由于出身地主家庭,他被分配到贵州从江县从江中学任了语文老师。
提起六十年代的从教生涯,徐老那双仍旧闪烁着光芒的黑眸顿时显露出淡淡的哀伤。
徐老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们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在各行各业里被排到了第九,仅次于乞丐,故而有了“臭老九”的叫法。徐老有位同事姓刘,在追求一位卖土特产的营业员时就遭到这样的辱骂:“我宁可嫁鸡嫁狗,也不会嫁给一个满口粉笔灰的臭老九……”徐老为此感慨万千,特别在墙报上描写了这个故事,并取标题为《女营业的玻板》,以影射教师在当时社会的低微地位。
1966年文革开始,教师们的生活更是暗无天日。《马均传》是一篇描写主人公马均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怀才不遇的故事。徐老在给高中同学上这篇文章时就有同学询问,如果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境况时该怎么办?徐老就自己的实际遭遇如是回答:“其实,我也不喜欢做老师,我真正想做的是一名大记者,多写作、多在报刊上发表些文章……”没想到这么一番话就被冠于“宣扬封建名利思想”的名堂加于批斗,接着还搬出他的家庭出身,一斗就是3个多月。他说当时社会都把眼睛盯准了教师队伍,一有风吹草动都有被批斗的可能。徐老列举了他们学校的一个故事:他有个同事吴老师,重庆人,是该校的教导主任,从事化学科目教育。还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吴老师曾在国民党一个军工场做童工。没想到这个底细被人打探之后,调查组就找到吴老师的爱人。情况很严峻,他爱人不得不编造了“吴XX 晚上经常在实验室里发电报,好象是给国民党传送机密……”这个消息传出,调查组马上调遣了一个部队到学校来搜查。而事实的结果是,他们只在学校的实验室找到了一台模拟机。
“在那个时代,好事从来轮不到你,坏事却首当其冲地撞向你,从来总是低人一等、抬不起头做人,连找个对象都是那么的困难。”徐老最后用这句话总结了60年代做教师的那段生活。